稳疫情还是稳经济 中共中央的难题

(观察者网)

中国大陆第1季GDP成长率仅4.8%,这是「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中国经济发展不振的警讯。我们可以理解「动态清零」除了防疫因素,还有中共二十大前夕维稳的政治因素,更可能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东西模式」的制度与意识形态之争。然而稳疫情同时如何稳经济?依然是中共中央争辩中的课题。

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准,快速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换言之,习近平的政策思考强调,「中国模式」的防疫政策相较于「西方模式」,应体现防疫与经济成长可以兼顾,中共二十大前夕,中国要向国际社会展现蕴含「四个自信」的「中国模式」具有治理上的优越性。

但从上海的经济表现观之,上海今年第1季GDP增幅只有3.1%,成长低于全国平均;与去年同期17.6%GDP成长率相较更衰退8成以上,跌幅亦是高于全国平均。若上海第2季GDP增幅仍受到「动态清零」政策影响,那么今年3月「全国两会」时所订下经济年增率5.5%目标将面临更大挑战。「动态清零」和「稳增长」之间如何平衡其实是中南海争论中的难题。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文件中,罕见地不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而是改以「会议指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隐然透露「经济政策」和「清零政策」在中南海内部存有争论。虽然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文件依然用「会议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形塑全党团结在习核心领导下的共识氛围。但3月以来苏州、上海、北京的净零封控,停工停产对经济成长造成的隐忧,恐会在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下越滚越大。

首先,全球产业供应链恐加速洗牌。上海塞港现象恶化,装卸货效率大幅降低,引发其他港口与陆上物流系统混乱的骨牌效应;中国海关4月出口年增率是2020年以来新低即明证。全球需求减弱和「毁单」现象或许是因素之一,但中国大陆境内生产供应不稳和塞港,更推升了供应链「断链」风险。若中国大陆因疫情反复封控,那么外资和台商都可能被迫调整产线布局,未来纵使全球消费市场渐次复苏,中国的出口量能恐怕也元气大伤。

再者,中国大陆内需消费衰退恐冲击民生与就业。从台湾的经验我们很容易理解,内需消费萎缩,连带地将导致企业获利下降,就业机会减少,受薪阶级不敢消费的恶性循环。中国大陆3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去年同期减少了3.5%,第1季规模以上企业利润较上一季下降3.8%,为此有20个省及下辖县市发放消费券来「稳消费」;然而更大的挑战将在今年暑期发生,中国史上最高的1076万应届高校生毕业潮将至,如何「稳就业」、「保民生」将是中共中央的重大课题。

动态清零和经济发展是否能够兼顾,需要时间观察才能定论。动态清零是不是科学的好办法,交给专家来评断更为适合。单从中国大陆全境单日确诊人数观之,从 4月29日的2万8853例下降到5月5日的1万2939例,看似表现不错。然而曾经高度肯定中国防疫成绩的世界卫生组织秘书长谭德塞,却在近期表示「清零防疫政策是不可持续的」。换言之,谭德塞已经预见了疫情势将反复出现,当人类终究得和病毒共存时,动态清零所追求的「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是否依然「低成本、短时间」?中国社会是否还经得起反复清零?中国模式的「清零防疫」是否可持续?

(作者为海基会前董事长、台湾产经建研社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