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解析-疫情不断 稳经济成中国第一要务

1-5月大陆地方专项债融资累积增量

2022年以来全球股市面临压力,截止至6月21日,MSCI新兴市场指数跌幅18.8%,MSCI世界指数跌幅更达22.8%。随着全球各国央行的态度转趋鹰派,加上中国新冠疫情清零政策带来冲击,经济衰退风险引发投资人担忧。

此外,近期中国经济数据较平淡,消费力道与产量缓和,主因为疫情持续延烧,政府采清零政策严格封城,重创几个大城市的经济活动。中国政府表态,将支持网路平台企业健全常态发展,被市场解读为可能松绑「新经济」企业的规范,逐渐摆脱2021年推出的一连串严格限制。

面临疫情干扰,稳经济并达成增长将成为中国政府首要任务,可望借由加码财政与货币政策利多,力求2022年经济成长达到中国政府预期的约5.5%。

一方面,以基础建设支出做为财政刺激的管道,从用于基础建设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增量来看(如图),金额已来到自2017年以来相对高点;范围涵盖水路、铁路、云端运算设施等,连带推升几家不动产与基础建设相关公司个股;另一方面,下修存款准备金率与基准利率,加速信贷成长,中国相关银行股价因此劲扬。

展望未来,有三大发展值得留意。首先是疫情发展,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会如何发展,取决于中国政府能否迅速控制疫情,及额外政策利多的规模有多大。如果疫情持续延烧,部分大城市实施封城措施,亦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复苏力道短期减缓。

而联博认为,经济态势能否反转,取决于政府能否迅速分阶段结束清零政策,逐渐跟随其他国家的脚步,改采较不会压抑经济成长的公卫政策。考量疫情存在高度不确定性,联博现阶段对中国的2022年GDP成长率预测下修至5.0%,但将持续密切关注局势演变,评估可能影响经济预测的风险。

第二个因素是房市趋势。中国今年若要达到较佳的经济成长表现,势必要稳定房市。中国已祭出全国性与地方性的利多政策,譬如中国人民银行要求银行业者加强房贷放款、降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或调降房贷利率、下修首付比例、调整买房限制等。影响所及,房市销售量已经逐渐回稳,但各城市的房市回稳情况仍旧存在大幅差异,预期地方政府将进一步松绑相关政策。

第三个因素是财政货币政策。观察中国政府预算,表内财政赤字增加。尽管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配额跟去年一样,但去年有相当数量的收益尚未动用,预期会在今年启动。整体而言,联博预期中国的财政立场比去年明显宽松,并将进一步宽松货币,尤其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借此增加信贷供给与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

联博认为,目前中国仍面临诸多挑战,除了国内疫情的不确定性外,中美两国地缘政治风险也逐渐升温。但随着市场利空消息逐渐反映在股市评价面上,长期投资人不妨回归基本面研究,伺机布局评价具吸引力且体质稳健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