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解析-中国经济缺动能 可关注新兴公司债

尽管中国未来几季不至于爆发经济或金融危机,但亦不预期中国的经济成长率或市场气氛明显回温。反观中国之外的新兴市场,值得乐观看待。举例而言,印度经济表现优于市场预期,带动新兴市场经济体整体成长力道转佳。考量印度经济成长动能强劲,联博在第一季将2024年新兴市场(中国与俄罗斯除外)经济成长率从3.0%调升至3.3%,预计这股成长动能将延续至2025年。

我们认为有三股力道可望支撑新兴市场后市。其一,全球即将转进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印度与美国虽是全球经济成长前景转佳的主轴,但仍有许多地方存在复苏迹象,因为新兴市场国家已陆续降息,而2024年预计又有成熟市场加入降息行列,这些都提振市场动能。联博认为,新兴市场国家若能推动财政稳定与整顿,再搭配货币政策宽松,2024年可望表现领先。

其二,美国降息带动新兴市场货币走扬。根据历史经验,美国利率下降往往会导致新兴市场当地货币兑美元走强,支撑股票等新兴市场风险性资产。以美元计价的新兴市场债券也能受益,因为这些债券相对于美国公债通常具有殖利率优势,且随着美国公债殖利率下降,可能会加强这种优势。

其三,货币政策转向后,可望创造技术面条件。如果美国联准会降息且美元走弱,联博预期今年资本将会重新流入新兴市场。过去20年,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成长速度已超过已开发市场经济体,预期这股趋势还会持续下去。

随着利率达到或接近高峰,现在可能是仔细审视新兴市场资产的好时机。尤其是新兴市场公司债,经常被认为太小众或风险太大而被投资人忽视。这些基本面反映在平均信用评等当中。信评机构穆迪(Moody's)对新兴市场投资等级企业和美国投资等级企业平均信评为A3;不过,新兴市场非投资等级企业的平均信评为BB3,比美国非投资等级企业的平均信评B1高出许多。

再者,新兴市场公司债的殖利率亦高于大多数其他市场。截止到2023年底数据来看,新兴市场公司债平均评等为投资等级,但其殖利率可达6.8%,与非投资等级债券殖利率相当,更比美国投资等级公司债的殖利率高出近两个百分点。

联博认为,相对品质和相对殖利率之间的这种脱节,代表着一个有吸引力的机会,投资人不妨更仔细地关注新兴市场公司债。

未来几季,牵动金融市场的因素并非只有经济变数。政治与政策风险处于极高档,除美国外,许多国家的大选亦在今年陆续登场,全球逾半数人口将投下选票,带来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