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解析-中国ESG投资渐受关注
根据全球永续投资联盟的统计数据,2020年初,全球五个主要市场(欧洲、美国、加拿大、澳洲与纽西兰、日本)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达98.4兆美元,其中,ESG投资占比为35.9%,其中ESG投资管理规模增长达35.3兆美元,在过去两年增长了15%。
随着中国固定收益市场日益增长,连同中国雄心勃勃的「双碳」目标(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已经促使国际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中国的ESG相关债券,ESG投资在中国股票市场有巨大增长潜力。
我们看见,愈来愈多的投资者进行ESG投资,目前中国已有超过100档ESG ETF相关的主题基金,总规模已经超过人民币1,300亿元。
中国的ESG投资大约从2015年开始兴起,直到2019年,仅有不到1%的资产公司将ESG作为投资中的分析因子,但该比例在2020年已上升至16%。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社会对清洁能源、绿色经济,以及衍生出的绿色金融的关注度急剧上升,ESG投资再度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
从中国的ESG投资机遇方面来看,ESG在新兴市场的优势更为突出。在发达市场,ESG指数与一般指数的表现相若。
然而在新兴市场,ESG指数的表现远胜一般指数,显示从ESG的角度来看出现市场低效,并且有空间产生超额回报的机会,中国ESG债券市场的庞大规模不容忽视。
目前,中国在岸市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的离岸美元债券(不包括香港)约占亚洲债券市场的50%,约45%的亚洲ESG类型债券来自中国。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ESG相关债券发行人,韩国则紧随其后。
中国的ESG债券发行量不断增长,ESG形象亦持续改善。ESG主要的负面行业如煤炭、钢铁、水泥生产等并非中国离岸债券的主要成份。随着绿色债券及可持续发展债券的发行量增加,可见ESG亦成为中国主流发行人的趋势。
经考虑上述因素后,我们认为中国债券市场依然蕴藏丰富的绿色机遇,伴随有效的风险管理,中国债券市场有机会提供比其他市场更高的经风险调整回报,中国债券亦为全球投资组合带来多元化,其深度及广度优于许多已发展及新兴市场地区。
另一方面,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但境外投资者能够购买的绿色债券量还相对有限,高等级绿债发行仍处于起步阶段,具有主权属性的人民币绿色债券尚未发行,这给外资金融机构积极贡献海外专长,与中资同业共同推动中国绿债市场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而放眼国际金融市场,中资发行人一直是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的创新主力。在中资金融机构海外发行绿债的过程中,从发行理念、融资流程到发行人能力建设等方面,外资金融机构也都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
总括而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并对国际投资者降低门槛,中国的监管部门已通过要求上市公司强制进行披露,以进一步改善ESG报告流程。
这些措施,料将逐渐使中国企业能够与已发展国家,在ESG方面看齐,投资者将可更清楚地看到永续性如何融入其总体投资策略,以及企业和投资管理团队如何考量ESG的风险,才能达至长远投资目标,建立更绿色、更永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