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解析-中国信用市场投资价值浮现

2020年第三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修复,除了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消费增长也逐步回升。疫情期间,中国出口增长持续扩大超乎市场预期。一方面,在全球疫情冲击之下,居家办公医疗物资出口相对较好,医疗相关占全球比率亦达到23%;另一方面,得益于稳定的供应链,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上升,受益全球逐步复苏,短期内中国出口仍有成长后劲

此外,中国稍早前通过横跨2021~2025年长达五年的「十四五规划」,着眼于加强内在需求,同时深化开放措施以提高中国的经济韧性。主要目标包括将生产总值提高至中等开发国家的水平,并扩大中等收入人口;在关键科技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全球的创新领导者;建立具有工业化资讯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现时代经济体系严格控制碳排放、务求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及大幅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家庭收入不均等。

短期来看,中国经济仍将延续温和复苏的态势货币政策基调可能继续向中性回归。但债券市场经过前期调整收益率已经具有配置价值,预计短期收益率进一步上行的风险相对有限。由于全球复苏仍为中长期趋势,加上疫苗即将问世、偏弱势的美元,搭配低违约率及相对高的收益率的优势等,使得中国信用市场的投资价值浮现。而且中国与成熟市场在货币政策上存在差异,加上纳入主流债券指数的潜在被动资金推动下,均使得中国债市变得更加吸引力

目前美国基准利率创下历史新低,中国企业发行美元债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另外,在经济复苏下,中国债券保持稳定,近期人民币处于升值态势,对于发债主体而言,相当于多了一层汇率的保障和收益。

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内进一步放松、对外进一步开放,债券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展态势必将延续。按照资金流计算,流入中国境内市场的资金在9月份仍非常强劲,取代8月份成为历来第二高的单月流入。年初至今,中国债券流入已达到1,080亿美元,超越市场预期的1,000亿美元。

同时,中国境外人民币债券及中国美元债券市场并无变动,境内人民币债券小涨,然而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常态化货币政策,债券殖利率依旧处于高档。地产虽然信用违约消息频传,然而多属于个别事件,而非整体产业环境出现变化,并不会改变中国「宽信用」发展的态势;中国结构性政策改善流动性结构的效力正在呈现,货币政策正常化也将得到延续。

事实上,自从4月份以来中国债券市场总体调整,当前已经具备了较高的配置价值,经济修复的预期已基本反映。随着冬季到来,基建陆续停工,经济资料可能边际转弱。如果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排除货币政策小幅宽松,这些都将会利好债市的表现。

汇丰集团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超过六成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和大型企业计划在未来一年内进一步扩大对中国投资组合的规模,平均增幅达24.5%,反映在全球利率极低的环境下,具吸引力的收益率是国际投资者增加参与中国市场的主因。从指数纳入,到「沪港通」、「深港通」及「债券通」等一系列发展,显示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前所未有,亦为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参与市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