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解析-拥抱中国ESG趋势缔造投资价值

例如,在过去一年中国针对ESG的公募基金甚至已超过127家,其背后所代表的资金规模较2015年翻了一倍。

时至今日,永续发展已经成为了显学。经济运作方式的巨大转变,意味我们将拥有一个罕见的投资机会,以支持所需的大幅转变。

最新的国际能源署报告强调,至2030年,风能、太阳能及再生能源的产能需要较目前增加四倍。该报告亦指出,电动车数目需要在2030年前增加18倍,而电动车的电池年产量则需要增加41倍。这意味必须在这些领域上投入大量资金,焦点亦需要转向可永续发展的供应链。

ESG投资被认为是资本市场应对全球永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之一,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和社会问题,需要将更多资金引向可持续发展投资;另一方面,ESG投资可以创造长期稳定的价值回报,降低风险。

研究表明,ESG表现良好的公司抗风险能力较强,更能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下实现永续发展,因此ESG因子逐渐成为投资机构参考的重要指标。

随着永续投资愈来愈受欢迎,也让人日益忧虑所投资的基金和公司只是吹嘘本身的ESG资质,却无采取实际行动以证明支持ESG,成为「漂绿」(greenwashing)的现象。近年不少企业只是在改变环境或气候问题上作出表面承诺,实际在报告碳排放度量指标时,并无明订减碳排放目标,或为达此目标而定出的计划。

为抵抗漂绿行为,无论基金、ETF及上市公司都必须以一致及容易比较的方式披露ESG讯息,让投资者能清楚理解,从而在知情下作出投资决定。对于基金及ETF,投资业界以主动自愿的态度,采取标准的披露框架。这些行动将可补足市场现正计划或制定的监管披露框架。事实上,当这种投资手法日趋成熟,上市公司和基金经理更需要提高ESG讯息披露的素质来配合投资者。

近年,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债的投资兴趣渐浓。投资于任何股票前的重要一环,包括中国公司,是对其ESG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既可减低亏损的风险,同时争取长期回报。

长远而言,我们认为进取的ESG政策是公司回报和股价上涨的动力所在。奉行良好ESG标准的企业,有助避开不必要的亏损及负面丑闻缠身。

目前,ESG涵盖多元化的资产类别、投资策略和产品结构。中国方面也愈来愈明白重视ESG能够带来的效益。2021年,中国证监当局正在草拟新方针,以加强上市公司的资讯披露,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另一方面,不少中国企业着手制订本身对永续发展的见解、减少碳足迹的抱负以及已经开始实施消除ESG相关风险的框架。

一些中国企业的管治水平亦继续进步,例如是提高透明度、改善管理层的组成,以至增加股东的多元化程度,当中部分更率先订立ESG新标准。

由此显见,投资中国企业除了审视其财务实力,详细的ESG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间企业倘若良好实践ESG,并落实负责任的供应链管理和商业模式,长线而言可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并缔造更佳的增长价值。

中国监管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对ESG的期望愈来愈高,永续投资将成为中国投资市场的新焦点。

应对市场波动,我们建议投资于ESG得分偏高或正在改善ESG表现的优质公司,永续投资将有助加强投资组合的整体抗跌能力和回报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