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把自己交托在别人手里

季辛吉(右)、尼克森。(本报资料照片)

(更多精彩内容 请看翻爆)

前言:国与国交往利益优先,道义只是调味料而已。1950年国府退守台湾,美国出现弃台论,若非韩战爆发宝岛恐已赤化;1971年美国面对苏联威胁及越战泥淖渐感吃力,改打中共牌,台湾再度沦为弃子,当年联合国大会表决中华民国席次的紧要关头,季辛吉竟然出访北京,不是暗示而是明示盟国,美国将放弃台湾,最后中华民国只能含泪弃守联大;几年后,美国人叫醒睡梦中的蒋经国总统,通知几个小时后美国将宣布与台北断交。70多年来,美国不时冒出弃台论,鉴往知来,《翻爆》重刊本报前华府特派员傅建中的三篇文章,俾读者了解弃台论的来龙去脉。

由于中国崛起,美国国力日益衰退,近来美国的少数学者和前政府官员突然兴起美国应放弃台湾的念头,其中代表人物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政治学教授葛雷瑟(Charles Glaser),此君本名不见经传,更非中国事务专家,但因今春在著名的《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双月刊发表了一篇「中国崛起会导致战争吗?」的文章,而引起注意,甚至在美国学界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辩论。

葛雷瑟所说的战争指美国和中国为台湾发生的战争,这并非什么新的理论,过去半个多世纪来,美国的战略家和学者始终认为台湾和朝鲜半岛是东北亚的两个引爆点(flash point),战争可能随时一触即发。为了台湾问题不易解决,而又不愿见其引爆,美国一贯的策略是「处理」(manage)这个问题,把它摆在炉子的后面(back burner),不让它烧起来。

马英九上台后,两岸的关系改善,台湾已是名副其实的back burner issue,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成为flash point,怎么还让美国学界突发奇想要放弃台湾呢?近因是美国对台军售,这是美中建交留下的历史问题,虽有《八一七公报》内「最后解决」(final resolution)的条款,但数十年来始终不得其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最近欧巴马政府批准的台湾F-16A/B战机升级案,金额高达六十亿美元,使中共极为恼火,尽管美国防部长帕内塔赞扬中方的反应相当克制。

马英九的两岸政策虽使台海的紧张缓和,台湾和大陆出现和平共存的曙光,美国学者吉利(Bruce Gilley)却担心这是台湾「芬兰化」(Finlandization,即台湾逐渐向中国靠拢,最终并入中国)的前兆,这自是不符合美国利益,与其如此,不如现在把它放弃了吧。

专门研究两岸军事问题的专家史文近日为这个问题着论表示,为了釜底抽薪,一劳永逸,美国应取消《八一七公报》签定前雷根总统给台湾的「六项保证」,并修改《台湾关系法》,他主张美国该和中共就此事进行谈判。其他像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前副主席欧文斯(Bill Owens),美国前驻华大使普如尔等都附和史文的主张。

在这种背景的气氛下,华府的「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本月十八日特别举行了一场研讨会,由两岸问题的专家乔治城大学史学教授唐耐心和CSIS资深研究员葛来仪主讲,前面提到的葛雷瑟和史文担任讨论。唐耐心和葛来仪近日刚在CSIS的机关刊物《华盛顿月刊》(Washington Monthly)发表一篇长文,题目是:〈美国应放弃台湾吗〉?她们非但主张不应放弃台湾,还建议加强和台湾的关系。

唐耐心说,美国应提升与台湾官方的沟通及对话,马英九虽然不能访问华府,但欧巴马不妨和马英九通电话或举行视讯会谈。

唐、葛指出放弃台湾只是姑息的做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上世纪三○年代绥靖主义的灾难可为前车之鉴。当然放弃台湾也会使美国的信誉破产,日本和南韩等美国盟邦面对中国强邻,为了自保,只好发展军备,导致整个亚太地区的军备竞赛。总之他们认为放弃台湾只会使美国未蒙其利,反受其害。

有趣的是,史文在做结论时不讳言,外界、特别是学界对放弃台湾之说跃跃欲试,但美国政府内部对此一话题并无没有任何行动,官员的态度是:「如果没有坏,就不要修」(If it ain’t broke,don’t fix it.)。美国前驻华大使尚慕杰日前接受台湾媒体访问时说,美国对台湾的承诺没有改变,军售也会继续。

放弃台湾到头来可能只是一场庸人自扰「无用的演习」(an exercise of futility),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当美国从自己的利益和国力权衡,无法再把台湾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是不能排除放弃台湾的。这大概就是葛雷瑟说的「悲观的现实主义者」含义所在了。

凡事开始之前,总要有个酝酿和发动舆论的过程,一九六六年春天美国参院外交委员会举行了一系列美国对中国政策的听证会,著名中国通鲍大可、费正清等均被邀去作证,这就是美国改变对中共政策的先声,以今视昔,台湾固然已成为和美国有共同价值的民主社会,增加了不少筹码,但攸关国家的命运与前途之事,我们是不能把自己交托在别人手里的。(摘自2011/10/28中国时报记者傅建中《华府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