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外交时期 大陆只能躲着看我外馆开幕

林孝庭表示,两岸「汉贼不两立」、「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等「三不政策」,在1985年亚银(ADB)会籍案、1986年王锡爵劫持华航货机案协商时,已浮现「务实外交」思维。1988年李登辉继任大位,隔年天安门事件,为「务实外交」发挥第一个重要作用,譬如我驻秘鲁代表处1990年底举行改名开幕典礼,英国外交官回报伦敦称,中国大使馆官员只能躲在外头远望,不敢抗议。

林孝庭说,第二是充分运用经贸外交牌,1991年阁揆郝柏村推动规模3000亿美元的「国建六年计划」,1991至1993年高峰期,欧美突破往年限制,纷派遣部长级以上官员访台。台方便充分利用像是英台开发新客机「台翔」合作案,施压英方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等要求。

林孝庭认为,「务实外交」第三个关键因素是两岸关系。李登辉利用1993年新加坡辜汪会谈,两岸在国际对等的有利形象,于一个月后5月起,积极加速台湾国际参与,全方位游说世界各国支持我「重返联合国」。

整体看来,1994年是李登辉「务实外交」的关键年,「六年国建」经贸牌失灵、欧美各国逐渐与北京改善关系、千岛湖事件骂中共政权「土匪」、重提「台湾人的悲哀」、国民党是外来政权,还有过境夏威夷被拒过夜,李登辉机上穿拖鞋睡衣接见AIT理事主席白乐琦等事件。

此后,1995年,李登辉达成第一个踏上美国本土访问的中华民国总统的最大心愿,谈〈民之所欲、长在我心〉,让台湾国际能见度、李登辉声望双双达到最高峰。

林孝庭指出,不过,李登辉返台不到一个月,1995年7月13日季辛吉携回北京对美不惜交恶讯号,在白宫与总统柯林顿、副总统高尔、国务卿克里斯多福、前国务卿海格会商。柯林顿接受季辛吉美中台三方重回「一中架构」建议。1998年6月柯林顿访中,在上海复旦大学提出「新三不政策」:「美国不支持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不支持台独、不支持台湾加入以主权国家身分为会员资格的国际组织」。讲稿正是出自时年36岁白宫国安会幕僚、现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