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8年少地震 学者忧异常
两天连续地震不免让人担心,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表示,9日规模5.7的是典型隐没带地震,昨(10)日规模4.9的则是基于板块碰撞的累积能量释放,两者是正常释放能量。但学者担忧,2013年以来,规模6以上地震都集中在宜花一带,西半部板块能量没有正常释放,未来发生大地震的风险也就愈来愈高。
地震测报中心指出,深层隐没带地震因为在隐没板块上,前天规模5.7、深度72.2公里属于较深地震,因为能量已释放完毕,余震不会太多,但未来一周内仍不排除会有规模3以上余震。
昨天的浅层地震背景地震较活跃,是因为菲律宾海板块隐没到欧亚大陆板块,过程中导致地壳破裂产生的地震活动。两个地震彼此之间没有关联,且皆属正常的能量释放。
由于地震致灾因素不只规模,也和地震位置、深度及建筑物本身有关,例如震央在外海多半规模大但很少致灾,但震央在陆地、规模不大的地震却反而致灾,因此规模与深度很难直接连结。
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员汪中和指出,台湾目前地震次数远低于历史平均值。2009年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台湾2018年以前每年平均有感地震约650次,2018年仅500多次;2019年401次;2020年更仅351次,是2009年以来最低,十分异常。
汪中和说,台湾高地震风险区域是板块隐没的东北部,及花东、新竹以南到高屏等板块挤压的两侧。2013年7月以后规模6以上地震以花莲、宜兰居多,西半部非常少,能量没有正常释放,未来发生大地震的风险就愈来愈高,甚至规模可观。
汪中和强调,地震是地壳正常释放能量,这才是好现象,「迟迟没有规模较大的地震出现,真的令人十分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