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甘之战:看下,与八里桥同期,苏丹土著是如何全歼上万英军精锐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阿楽
编辑|t
引言
19世纪西方殖民主义在非洲大陆蔓延开来,英国为获取殖民资源和扩张势力范围开始将触角伸向苏丹地区。然而,外来殖民者的入侵激起了苏丹人民的愤怒。
(殖民主义向非洲蔓延)
宗教领袖马赫迪,发动了一次反抗埃及统治者和英国殖民者的大规模起义。经过惨烈肉搏后,起义军彻底歼灭了这支英军远征队,仅剩300余人逃脱。
这场战役震惊世界被称为“非洲的阿斯特拉罕”。 这是一场捍卫家园的义战,也是反抗外来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马赫迪起义直面英国殖民野心
马赫迪,原名穆罕默德·艾哈迈德·伊本·阿卜杜拉,他从小便对宗教显示出浓厚兴趣,经常跟着父亲或当地宗教人士学习《古兰经》。
(大规模起义)
1871年,马赫迪前往首都喀土穆,在著名教师们门下学习伊斯兰教义。一场血雨腥风袭来了迪尔富尔高原,原本平静的卡拉姆村庄顿时支离破碎,横尸遍野。
仅仅一年前,这个村庄还笼罩在另一种气氛里。穆斯林领袖马赫迪,来到这里号召贫苦的农民和奴隶加入他领导的起义军。
马赫迪从小经历家庭离散家人主义死去,他对宗教与正义有着坚定的信念。通过传道,马赫迪意识到普通百姓所受的剥削与欺压。
(马赫迪)
于是他开始以马赫迪的名号四处活动,意为“引导者”。通过对民间疾苦的同情,马赫迪迅速组织起反抗军创造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
起初的起义军只有几百人,装备十分简陋。但马赫迪的巧言善辩和信仰吸引了越来越多贫苦人民加入。
到1883年时起义军已有4万人,其中1.8万是骑兵。他们在迪尔富尔高原的卡迪尔山区秘密训练,学会了骑射和简单军事阵形。
(马赫迪大起义)
起义军配备弯刀、长矛等传统武器,也有一些火枪。马赫迪甚至派人走私来数门小型加农炮。
同年1月,起义军攻占了苏丹的第二大城市乌拜伊德。
这座被围困的城池很快就陷落了,起义之声遍地燃起,各地底层民众纷纷响应马赫迪的号召。埃及统治者见大势已去,立即向伦敦的殖民宗主国英国发出了求援。
而英国此时正准备在非洲修建一条开罗到开普敦的铁路,将整个非洲纵贯在一起以巩固殖民统治,马赫迪的起义直接威胁到英国在苏丹的利益。
于是1883年9月,英国组织了一支远征军前去镇压马赫迪及其追随者。
(攻占乌拜伊德)
二、希克斯轻敌再现八里桥
这支英远征军,兵力达1.1万人,主要由7000名英国正规军组成,另有2500名埃及步兵和印度雇佣兵。
更为重要的是,这支队伍里还有500名来自英国第二龙骑兵团的精锐。可以说这支军队的组成在当时已属一流。
然而问题在于,指挥这支军队的希克斯将军依然目空一切。60年前英法联军在八里桥遭遇惨败,主要是因为指挥官轻视对手。
60年后的希克斯,却丝毫没有汲取教训,仍然认为面对苏丹土著就是一次“郊游”。
(八里桥之战)
其实,英军已不同往日,主力步兵已经换装后膛枪械,射速更快。可惜希克斯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60年前,这就注定了悲剧重演的可能。
1821年的八里桥之战,英法联军由于轻敌,在进攻哈尔图姆时,陷入苏丹大军的埋伏全军覆没。60年后,英国派出今非昔比的远征军理应能避免悲剧重演。
然而,历史的车轮似乎又回到了相同的起点,希克斯将军面对一群“乌合之众”十分轻敌。
殊不知自己即将踏上一条血火征途。
(单峰骆驼侦察兵)
三、坚壁清野断后路,英军遭苏丹人包围
1884年的11月,英国远征军长驱直入深入苏丹腹地,准备镇压马赫迪的起义军。当英军正行军在一处山谷时,马赫迪敏锐地觉察到机会的来临。
他迅速派出了骑着单峰骆驼的侦察兵秘密尾随英军,很快就摸清了希克斯的队形布局——三路纵队鱼贯前进,采取品字形推进的队形。
对敌情了如指掌的马赫迪,立即命令手下展开行动。一部分起义军骑着马犹如饥饿的豺狼般突袭英军,进行密集的骚扰射击,箭雨般的子弹让英军人仰马翻。
与此同时,另一批起义军按照马赫迪的部署,开始在希甘森林广布陷阱与伏兵。
(起义军)
起义军一路游击,沿途布下无数坑洞陷阱用树枝掩盖,白天沙以土掩埋又特意保留几处水源,引诱口渴的英军深入,等英军进入此地后果将不堪设想。
更致命的是,马赫迪手下三千苏丹骑兵,早已悄无声息地切断了英军的后路辎重补给尽数焚毁。而两翼也被挖掘的深沟阻隔,英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之中内外夹击之势明显。
尽管希克斯试图突破重围继续推进,但这一切已经来不及了。马赫迪采用的“坚壁清野,断水断粮”的方式搭配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让初来乍到的英军完全陷入了他设下的困境。
(英国远征军)
在马赫迪的谋略之下,本来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军铁骑,即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葬送骨血,成为苏丹的脚下亡魂。
这场关乎命运的博弈,马赫迪以他卓越的战术布下天罗地网,而英军还远未意识到死神已经悄然降临。面对凶残的游击战他们在这片与世隔绝的荒漠中,失去最后一线生机,难逃满盘皆输的命。
四、苏丹人依靠地利大获全胜
马赫迪麾下勇猛的骑兵也加入了此战 ,他们骑着矫健的阿拉伯马,手持弯刀长矛,持续不断地对英军实施冲锋。
(起义军重重包围)
快速疾驰之下对英军士兵进行密集穿刺,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英军在步枪火力弱化,又无水无食的情况下,士气黯然已经四面楚歌。
到了下午4点左右,英军的最高指挥官希克斯不幸中弹负伤,很快就在荒芜贫瘠的野战中不治身亡。
随后,英国远征军的整体队形迎来崩溃瓦解,除了300余人侥幸逃脱回国,其余1.1万英国军队全军覆没灭亡。
这场实力悬殊的起义军以少胜多的战役给世界带来了极大震撼,被称为“非洲的阿斯特拉罕惨案”,英国在这场殖民掠夺式的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失。
(英国远征军瓦解)
而马赫迪的威望也随之大增,起义军在之后10年内,继续与英国殖民者进行着艰难顽强的抗争。
这场胜利也证明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决心,震慑了殖民者的傲慢,对落后民族产生了极大鼓舞。
同时,揭示了殖民统治的残酷本质,所有民族都应该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利,殖民压迫终将被历史洪流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