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现5800年前 北方水稻栽培证据

东阳遗址中常见植矽体类型。(新华社资料照片)

沈阳农业大学的学生查看水稻株。(新华社资料照片)

陜西东阳遗址12日发现5800多年前北方水稻栽培证据。(新华社)

陕西渭南市东阳遗址,12日发现距今5800年的水稻遗存,该遗存不仅属人工栽培品种,更替水稻种植起源、传播提供新证据。其中水稻叶片、稻谷、茎秆等不同部位的遗存,也象征当时已有完整的本地栽培链。

史前水稻的栽培和驯化,对中华文明诞生与人口增长至关重要。虽然学界对「水稻栽培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结论,已达成共识,但对稻作农业向外传播的时间、过程仍存疑问与分歧。经分析后,考古工作者发现出土于东阳遗址的水稻遗存,属于距今5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品种。

根据植矽体区分组织

东阳遗址是仰韶文化的聚落遗址,当时考古工作者在灰坑,依地层与堆积单位的叠压,逐层提取植矽体样本、采集土样。

「植矽体是矽沉淀在植物细胞或组织形成的颗粒,科学家可用植矽体形态、特征,区分不同植物或不同组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妍表示,据植矽体鉴定与大植物浮选结果,可分析先民农业种植情况。

先民用摘穗方式取得

经大植物浮选后,研究者在66粒炭化种子,找到8粒炭化水稻,并发现水稻扇形的鱼鳞状纹饰,呈现出典型的驯化形态,证明先人食用的是种植稻而非野生稻。吴妍补充,从植矽体鉴定结果观察,黍和粟占比最高,水稻比例虽低,但却发现水稻叶片、稃壳、茎秆等不同部位的植矽体遗存。

「叶片、稃壳、茎秆等不同部位的水稻植矽体遗存,形成较完整的本地栽培链,这说明水稻并非靠交换或贸易取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表示,大量属于稃壳的双峰形植矽体出现在灰坑,可能是先民用「摘穗」的方式,收获水稻。

由于仰韶文化初至中期,关中地区气候能为水稻栽培提供良好条件;此外,聚落人口增长也促进关中稻作农业发展。许卫红说,「仰韶文化早中期的东阳先民,以种植粟黍为主,并少量栽培水稻,这对研究水稻起源传播提供重要依据。」

小灵通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时间约在西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该文化分布于整个黄河中游(位在今日甘肃、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三门峡渑池县仰韶村发现,就将此文化称为仰韶文化。该文化以农业为主,其村落或大或小。较大的村落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围不仅有围沟,村落外也有墓地和窑场。早期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则是方形多间为主。(黄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