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化稻谷是证据! 大陆首次发现「会种田」的穴居人

南山遗址示意图。(图/翻摄中国考古网,下同)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福建博物院明溪县博物馆组成的考古团队,近期于福建三明市南山遗址首度发现「会种田」的穴居人类,颠覆以往学界认为穴居人「只会采集、狩猎或者从事初级农业生产活动」此一观点。早在2012年考古团队便已开始挖掘南山遗址,目前除了发现大量炭化稻谷,先后还发现8座墓葬、大型蓄水池2座、灰坑十余个、近百个柱洞以及陶、石、骨器千余件。

考古团队宣称,位于南山遗址4号洞(遗址年代距今5300至4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上方,发现上万颗炭化稻谷,显示南山遗址的早期先民已经掌握「种田」这种相对发达的农业生产方式。关于炭化稻谷是否通过其他方式取得并非来自「种田」?考古团队通过遗址附近的田间杂草否定这个可能。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员赵志军表示,「炭化稻谷旁发现大量的狗尾草和飘拂草,这些都是典型农田杂草,显示稻谷并非收集或交换取得而是南山先民自己栽种的,只有自己种的才会在收获时期连同农田杂草一并带回。」研究还显示,南山先民患有龋齿牙结石牙釉质脱落等口腔疾病,上述病症都是典型农业社会人口才会有的特征,更能佐证南山先民确实掌握一定的农耕技术

由于传统观点认为,古人采取穴居主要是为储存食物和狩猎,迈入农业社会人口将会大量增长,势必离开山洞移居更加开阔的地区,因此南山遗址的新发现也产生新的质疑,即是南山先民既然开始务农为何还要采取穴居?赵志军针对上述质疑解释,「新的发现提供史前人类研究新的视角,不仅中国首见更是全球罕见。虽然国外偶尔也会发现穴居人类的遗迹,实际上仍是住在建筑里的人口,只有南山先民才是真正的以洞为家!」

▼考古团队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