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黑马股在哪?减碳夯爆 专家曝这4档握1王牌

碳权变黄金。(图/先探投资周刊提供)

在全球一致朝净零目标迈进下,「碳」遂成为市场一大新兴投资标的,台湾也跟上国际脚步,预计最快七月底完成碳权交易所,相关概念股喜迎利多。

近年,国际上对抗气候变迁的政策与行动频频,台湾也不落人后,政府于二○二一年宣布,二○五○年净零转型也是台湾的目标,因此可见政府积极推动相关政策与产业发展,除太阳能、离岸风电、氢能等再生能源发电端加紧脚步外,储能系统、电网强韧、绿建筑、绿运输、碳捕捉封存、自然碳汇等都是政策着重的项目。

除政府积极推展外,因应趋势与国际供应链要求,民间企业也无不朝减碳、净零迈进,故近年常见企业购买绿电凭证、建储能系统、买碳权、租地造林申请碳权等新闻。而日前,总统蔡英文首度宣布台湾将成立自主的碳交易平台。证交所也证实,为配合国家二○五○净零排放政策目标,兼顾企业减碳及碳中和需求,将与国发基金共同出资成立「台湾碳权交易所」,预计最快今年七到八月完成设立登记,第三季即可进行国际碳权交易。

跟上国际,台设置碳权交易所

国发会官员亦指出,成立碳权交易所有两点考量,一是国内中小企业一直表达希望可以有碳权合作机会,但中小企业很难以个别公司去国外申请,因此由政府介入,帮忙中小企业供应链跟做ESG。其次,希望借由成立碳权交易所,加强国际合作。

事实上,近几年在全球一致朝净零目标迈进下,「碳」遂成为市场一大新兴的投资标的,包括碳中和、碳税/碳费、碳权等名词相继出现,成市场热门题材,而台湾紧跟国际步伐成立碳权交易所,但究竟碳权(Carbon Credits)是什么?碳权从何而来?又该如何进行买卖?

首先,要先了解何谓「碳定价」(Carbon Pricing),其是以「污染者付费」原则,为二氧化碳制定一个价格,其中又分为碳税(Carbon Tax)/碳费(Carbon Fee)与碳排放交易系统(ETS)两种类型。碳税与碳费是基于「以价制量」的减碳制度,政府透过决定每吨碳的税额或规费金额,推动企业进行减碳;而碳排放交易系统以碳权做为标的,进行碳交易。

进一步来看,碳权简单来说就是「排碳的权利」,通常是以一公吨的排放量作为计算单位。自一九九七年通过《京都议定书》后,碳权正式成为可交易的产品,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将抽象的环境概念变成可定价的金融商品。而碳权的原理是将外部成本内部化,也就是提高组织碳排放成本,以促进节能减碳,也因为碳是一个抽象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碳权的发放相当严谨,需要有严格的认证标准。

碳定价时代来临

而碳权所产生的方式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上而下,透过政府强制性的总量管制与交易(Cap and Trade)产生,另一种则是在自愿性市场产生,时常被企业用作碳抵换(Carbon Offset)的手段。前者为来自于强制性的管制措施,在此机制下,政府会为排放总量订定上限,并根据不同产业别,核配给不同的企业碳排放的额度。假如企业的排放超过了额度,就需要在碳交易市场中购买碳权,弥补超额的排放;反之,如果企业减碳相当成功,排放量低于核配额度,多出的额度就会转换成碳权,可让企业在碳交易市场中拍卖,获得利润。也就是说,企业交易的是从政府手上申请到的碳交易许可证。

世界上第一个碳交易机制欧盟碳交易市场(EU ETS)即是属于此类型。EU ETS于二○○五年启动,希望实现二○三○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一九九○年下降五五%的目标;目前,EU ETS所管制的温室气体涵盖了欧洲逾四成的排放量(约十六亿吨)。另外,其他采用碳交易系统(ETS)的代表地区还有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制度(RGGI) 、南韩、纽西兰等。

反观后者则是强制性市场的一种补充机制,让没有被管制的业者也可以透过减碳专案来获得碳权,像是透过不同的减碳、投资再生能源与碳捕捉、种树造林等方式,经由第三方机构认证后,计算出「减量额度」来取得碳权并在市场上交易。这也是为何台塑、台泥等石化大厂大举投资锂电池芯、三元电池芯厂,而包括台积电等在内的高科技公司也积极购买绿电发电凭证的原因。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二○二二年度碳定价趋势与现况报告》(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2)中指出,目前全球共有六八个碳定价工具(CPI)正在运行。其中,分别有三六个碳税(Carbon Tax),以及三二个排放交易体系(ETS),并且至少有三○国家或区域设置碳权交易所。而全球碳定价机制收入在二一年增加近六○%,金额约八四○亿美元,去年增加至九四七亿美元,当中又以欧盟占比最高,达八七%。值得一提的是,以ETS作为碳定价的方式近年正逐渐增加,至二一年ETS收入首次超越了碳税收入,预计将可望成为全球主流。

特斯拉卖碳权赚满荷包

由此可见,若企业能在减碳上抢得先机,除可对减缓气候变迁有所贡献外,企业营收也可能因碳权的交易而有所成长。当中最知名的案例就是特斯拉(Tesla),其因碳排放低于欧盟标准,因此获得大量碳权,可借由拍卖碳权给其他燃油车厂来获利。从特斯拉财报来看,其经由交易碳排放额度的获利基本上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且占汽车业务营收约二到六%,可是说是营运一大亮点。

而影响碳权价格的因子除政策因素之外,极端气候严重增加发电量,或经济成长高带来更多发电与工业碳排放,都将推升碳权价格;另一个因素是天然气与原油价格高时,发电产业改用燃煤发电,也将提高碳排放,进而推高碳权价格。今年二月,欧盟碳权价格首度突破每公吨一○○欧元,创下历史新高纪录,此为欧盟推出ETS以来首见,在在反映工厂与发电厂制造空污的代价越来越高。

受惠政府释出碳权交易所之利多,带动台股与碳权相关的概念股成近期盘面焦点,包括造纸族群中的华纸、永丰余、农林、正隆等,挟庞大林木资产,被视为碳权大户,在后续碳权交易中占有优势;不仅如此,法人表示,碳权概念股范围相当广,近年也有不少公司大举造林,像是台泥、亚泥、中钢、台塑等,手中都握有碳权交易。

不只如此,在净零碳排的长线大概念之下,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发电、储能、新能源车等,都将无疑是未来几年备受市场瞩目的重中之重,值得持续关注。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2245期精彩当期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