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拿街头艺人执照?2分钟定生死 表演者:表演器材最重要
近来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被踢爆,街头艺人执照考试的评审态度狂妄,对表演者态度不佳、没有耐心,引发各界讨论。文化局的街头艺人执照考试一年举办一次,至少吸引3、400人报名参加;由于此评选需缴报名费,因此参加者多想一次成功。通过考试的萧先生表示,要取得执照有几个重点,但他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演出水准,而是器材的完整度一定要通过一个门槛。
针对考试流程,通过考试的萧先生表示,考试过程评审像走马看花也不无道理,街头艺人表演的地方如信义商圈徒步区、西门等,观众目光停留时间短,都想要快速得到刺激,「评审们为自己设定的价值观,就是要服务这样的路人,快速吸引人为主。」
对于近来吵得相当热络的街头艺人考照评审不尊重考生事件,萧先生认为,应该要回到街头表演的本质,街头艺人的存在对于路人是不是应该有「教育」的功能?「如果考试只是为了确保艺人具有『服务』的能力,目前这样的评选方式没有太大问题。」萧先生直言,这个街头艺人的评选,「不太适合用艺术的眼光来看。」
至于考试的重点是那些?萧先生认为,最重要的是「器材的完整度」一定要通过一个门槛,接着才是「演出水准」、「特色」、「亲和力」、「互动方式正向健康」和表演不要太差,「过去的表演经验有帮助,但不是关键。」
他举例,他考试当天隔壁是一群老外嬉皮,拿了很多特别的乐器,「一般来说一堆异国脸孔和少见的乐器应该是蛮引人注目的吧!但他们的器材不够齐全,在考试会场很容易被『盖台』,后来也就没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