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馬以工/七草粥

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六朝《荆楚岁时记》

人日起源,传说是汉东方朔《占书》,以正月初一为鸡日,依次是狗、猪、羊、牛、马顺序排列,初七轮到人。所以称人日。

学者都认为《占书》系伪作,此一顺序后来加上八日「谷」,初九天公生及初十地生日,应该是宋朝后的泛宗教活动。之前都只是单纯的护生六畜、祈福人类平安吧。

人日春草萌发,将其嫩芽采回煮粥食,据称可以袪病强身。六朝的「七草」没有明确记录,推测为芹、荠、葱、蒜、茴香、菠菜及堇菜。

唐时习俗演变成春日吃五辛盘,以饼卷五种有辛辣味之菜蔬,称可辟厉气,五辛即葱、蒜、韭、芸薹(甘蓝或白菜)及胡荽(香菜)。

日本奈良时期新春吃「七种粥」由米、大麦、小麦、粟、黍、黄豆及红豆七种谷物熬成。人日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称「人胜」。

平安时期七种粥与初春采野菜的习俗演变为七草粥。

据《源氏物语》等古籍,日本七草为「芹、荠、繁缕、佛之座(或稻槎菜)、御形(鼠曲)、菘(芜)及萝卜。」虽说多少是受到六朝人日影响,但仅芹与荠相同。

芹是水芹,不同菜市的旱芹。鼠曲草、荠、芜菁及萝卜现仍常见。

佛之座是唇形科植物,汉文称宝盖草,也有文献改用菊科稻槎菜。

繁缕现代人虽少用,对古人并不陌生,《本草纲目》李时珍:「繁缕即鹅肠,下湿地极多。正月生苗叶大如指。细茎引蔓断之中空有一缕如丝。作蔬甘脆,三月后渐老。」

江户时期七草节已非常普遍,成为重要的五节供之一。

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改阳历,七草是一月七日(人日)、桃花节是三月三日(上巳)、菖蒲节是五月五(端午)、七夕是七月七及九月九菊花节(重阳),都改成了阳历。

日本七草节仍有吃七草粥传统,超市有限定二日贩售新鲜七草,传统餐厅也推出仅提供二日七草粥套餐。

日本卖盒装七草,上面会标示七种植物。煮粥还有一定仪式,前一天晚上七点,或当日早上六点开始,切菜时还要念念有词。

白粥煮好后先将芜菁及萝卜切薄片加入,略滚后将其他切碎的五草拌入略煮,煮太久嫩芽就不嫩了。

阴历正月初七经过猫空,路边贩售旁边菜园现采的鲜蔬,有连着嫩叶的小白萝卜,不知名的香菜,没有比这个更真实正港的「春草」。

人日买下新蔬决定煮一锅七草粥应「时」,原先已有为过年准备的荠菜与水芹,秘密武器是日本带回来的「干燥七草」袋。内含「芹、荠、鼠曲草、繁缕、仏座、芜菁及萝卜。」一袋内有两包,每包为三杯白粥之量。

先用一合米煮一砂锅的白粥,切碎所有新鲜菜蔬,较粗硬的先下,细嫩的后加,拌煮略滚后加干燥七草增添原味,因为还有新蔬嫩芽的脆美,煮出满满的春天气息。

(本文摘自马以工《食粥百味足》,新经典文化九月下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