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电影《光》缘为何博得高分认可?
近期,马来西亚电影《光》温暖上映。影片围绕身患自闭症的文光追寻音乐梦想的故事展开,演绎真挚兄弟情的同时,也展现了自闭症人群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映后,影片在豆瓣和淘票票平台分别收获7.5和8.6的不俗分数。这部异国“小众”电影,缘为何博得中国观众高分认可?
11月12日,公众号新世相内容副总监姜曼受邀做客《今日影评》节目,以多重视角入手评介电影《光》,并结合影片对于特殊群体的影像表达,与广大观众朋友一并探讨这束“人造光”的得失。
人生问题特殊分享
中性孤独也能发光
作为情感类公众号,用有近1000万读者的新世相每年都会做“人生大问题”征集。据做客《今日影评》的姜曼介绍,2017年超过2.8万读者留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迷茫”,其次是“钱”“爱情”“孤独”。观照自闭症群体的电影《光》,显然也在探讨这些问题。姜曼向《今日影评》指出,片中文光的弟弟就同时有着工作、爱情及照顾家人等等问题,都是我们每个普通人在经历的,但作为家人在帮助自闭症患者独立面对生活之时,却往往忘了一件事情,即没有尝试去理解他。
对于大众关注的“孤独”话题,姜曼也认为它《光》中非常重要的主题。她对《今日影评》表示,自闭症患者就像用围栏把自己的生活围起来的人,但这种生活在自己世界的孤独感只是一个中性词,如片中文光在他孤独的时刻其实有很多自己要做的事,每当拿到一个杯子时,他眼中发光的兴奋就和当下年轻人抽到喜欢的盲盒一样。“每个人心里都需要有自己内心的那一束光,有你自己所坚持的东西,有你自己所热爱的东西,那这样的时候你的生活会是明亮的。”
人造光触发关注
陌生人亦存善意
带着笨拙却又格外真挚的《光》,收获美誉的同时,也被部分观众认为变相消费和过度美化了自闭症群体。《光》究竟是“自然暖”还是“人造光”?面对《今日影评》抛出的疑问,姜曼更赞同“人造光”的提法。她指出,影片中的文光确实和真正的自闭症患者生活状态很不一样,有学者症候群的文光是这一群体中的特例,并不能代表所有的自闭症人群。不过,姜曼也向《今日影评》表示,影片选取这样的角色去进行塑造,能够通过特别的例子来吸引到普通观众,进而引发大家对这一群体的了解,正如片中文光拿着弟弟给他写的自我介绍的情节,就是在纠正大众对于他们的偏见。
在《今日影评》主持人晓丽看来,影片在后半段大段使用了看似“刻意”的音乐和镜头语言。对于这样的艺术加工,姜曼认为像交响乐一样,呈现了自闭症患者文光沉浸在内心世界时的快乐,能给观众带来一种冲击,即令大家对他们不同的理解世界方式产生好奇。姜曼继续对《今日影评》指出,希望这样的“人造光”越来越多,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那个造光的人,要去相信陌生人的善意,你也会成为一个善意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