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兴专栏》香港经贸不如另辟蹊径
美国众议院本周二以413:3的票数,通过《香港经贸办事处认证法案》。(新华社)
美国众议院本周二以413:3的票数,通过《香港经贸办事处认证法案》,要求撤销香港驻美经贸办公室享有的特权与豁免,甚至关闭办事处。法案稍后待参议院审议,若再通过将交总统签署生效。最终结果,可能目前香港驻美的三个经贸办都会关闭。
为了抑制中国发展,美国近年以各种手段对付大陆和香港,然而成效似乎有限。中国大陆对外贸易顺差仍不断增加,反观美国的贸易逆差则持续居高不下。而科技战更适得其反,令大陆从晶片的进口国变成出口国。华为高阶手机推陈出新,力压苹果,甚至将苹果挤出大陆市场市占率前五名。
强者喜欢自由贸易,弱者忙着保护主义。过去的美国和现在的大陆对自由贸易态度反转,正显示双方贸易强弱地位的变化。大国经济制裁小国有用,因为小国需要大国的工业制品、技术、市场来发展。然而美国去工业化之后,经贸地位大幅下降,制裁的威力不如以往。例如两年前俄乌冲突以来,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仅无效,还让俄罗斯多赚了不少外汇。据俄罗斯卫星社6月底的报导,与被制裁前相比,过去两年内俄罗斯出口还额外赚了309亿美元。
俄乌冲突后美国将美元武器化,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并禁止其银行使用SWIFT国际贸易支付系统。以为能让俄罗斯屈服,殊不知却让不少国家警惕。金砖五国十多年来一直不愠不火,但这两年突然多了众多国家想要加入。霸权渐衰的国家沉迷于过往的霸权地位,企图以贸易和金融手段对付他国,却未料到自己实力已大不如前,反而将不少第三国推向对手的怀抱。
美国倘使关闭香港三个经贸办,其实可能伤害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过去十年美国对香港贸易顺差高达2715亿美元,是全球贸易伙伴最高。反观香港,约七成商品贸易额来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15个国家,但却只有5个海外经贸办设于这些国家。反而是设于欧美的8个经贸办所带来的贸易额不及三成。从KPI(主要绩效指标)的角度来看,花着纳税人的钱却成效不彰的经贸办,是否还有勉强维持的必要?
何况,欧美已开发国家的资本力量早就在全球逐利而行,不太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资源维持「行销香港」的联系活动。好吃、容易吃的果子自然有商人去采,真正需要公部门资源投入的反而是开发中国家的经贸联系。例如过去五年香港与中东的贸易额年增率高达9.5%,早就有必要建立杜拜以外的第二个中东经贸办。而随着愈来愈多的俄罗斯商业和金融活动转战亚洲,在俄罗斯建立经贸办也有创造高绩效的潜力。行政长官最近提出港府筹备在利雅德和莫斯科建立经贸办,正是政府先于民间而行的要务。
此外,中亚五国近来来港留学生人数暴增,在哈萨克或附近国设立经贸办也颇有必要。来港求学的中亚学生有很好的英语能力,有些甚至能说写中文,他们地理位置靠近新疆,未来也都可能爆发庞大的经济潜力。
港府的财政平衡一直是施政重点,此刻正好给了一个机会审视海外经贸办的必要性。与其在已开发国家施展花拳绣腿的社交联系,不如另辟蹊径,卷起袖子到南非、巴西等金砖大国开疆辟土,加强与开发中国家的经贸联系,对于香港多元化多层次的国际能见度及金融、经贸地位的强化才更有真正的意义!(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