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公司与创新 距离有多远?

惠普(HP)公司是车库创业的成功典范,也是开创矽谷创新园区的先驱之一。图/路透

继2014年底阿里巴巴执行长马云之后,2015年元月小米科技执行长雷军也来台进行演讲,由于上述两间公司现阶段受到瞩目的原因,不外乎是旗下相关业务皆与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紧密相关,包括:电子商务或是行动装置等业务。因此,两人的演讲主轴也就不谋而合,无不提及台湾年轻人应把握「机会」、得拥有「梦想」。

的确,先前以制造业为基础时,机台设备等固定成本的投入,使得创业门槛相对高。然当今以服务业当道,且连网环境成熟,改变传统商务运作模式,固定成本相对减少,的确大幅降低创业成本。

然而,门槛降低固然使得机会变多,引用小米执行长雷军对创业的说法「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若新创事业很快被建立,也意味着被淘汰的速度也会加快。

若检视过往创业的成功案例,应不能将其与现阶段的新创事业直接画上等号,例如:Apple或是Google的案例,以上两间公司的创新,皆是颠覆过往产业生态,重新塑造产业游戏规则。

若时间拉回2014年,部分国际并购事件为人津津乐道,如:Google以32亿美元并购Nest,或是社交软体Line的母公司Naver以3亿新台币收购台湾Gogolook公司。因此,现阶段开始认为培养新创公司,以期有一日能被大型集团或是创投基金肯定,借此获取发展资金基础,是一重要发展方向。

新创公司之目标设定

对于新创公司而言,能在早期阶段获得资金挹注,是为最佳情境,但却不该设定为终极目标。重点应是在获得资金之后,如何让事业具备长远经营的基础。以加州矽谷的SRI International为例, 该单位投资副总裁Norman Winarsky曾对外表示,其投资标的之衡量标准,是设定在潜在市值为5亿到10亿美元,而SRI每年仅会创立3~4间公司。

因此,投资评估重点应在于该公司是否具备发展前景,而非抢快将资金分散给许多公司,标准的在精不在多。然而现在以创新之名,成立一新创公司,也因环境竞争激烈,通常会抢速成立,但具备长远经营条件与否,应才是吸引资金投入之关键。

当年的HP、Apple、Google都是车库创业的成功典范,适逢时代变革、矽谷支助创新的环境以及创办人的创新思维,构成上述大型企业的成功条件。然而,关键在于上述企业的创新造成产业变革,而获得长远经营之基石。

对比现阶段的创新,都比较倾向「应用」层次或是「业务模式」的创新,但未必能对整体产业掀起革命性的影响。虽然具备发展潜力的新创公司,或许会解构现阶段的产业链,而对既有生态直接产生影响,但却也意味可同时加入的业者数量将变多,而造就更为激烈的竞争局面。

新创为落实创新的开始

新创生存却得倚赖创新

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台湾,从产业环境与人才养成,其目标皆非以「创新」为主。因此,为能鼓励创新,近期政府最为具体的政策为国发会提出的「创业拔粹方案」

,目标是为建构鼓励创新创业的环境,包含:松绑法规、弥补早期扩展资金不足以及强化国际链结。

环顾邻近国家,无论是日本或是韩国,在扶植大型公司的政策下,过往对于人才养成目标,即是努力获得高学历,以能进入一流的大型公司,寻求可安身立命之工作。相较之下,台湾的创业环境应较日、韩更为开放。然站在鼓励新创的立场上,政府毕竟仅能扮演抛砖引玉之角色,在建构客观的环境条件后,最终能够提高企业或是海外资金对台投资的诱因应才是关键。

以「创新园区」为例,美国的矽谷向来是为人津津乐道之典范,但它之所以能成为孕育创新企业的基地,绝非一蹴可几,当初是源自史丹佛大学教授Frederick Terman为能鼓励毕业学生进行创业投资,甚至成立史丹佛科学园区,以让创业者可利用学校研发的最新技术,且租用学校土地,并让地租可成学校经济来源,形成双赢局面。

因此,世界主要国家也积极复制上述模式成立新创园区,包括:南韩首尔或是中国大陆的深圳、武汉。以台湾现阶段政策方案而言,仍以提供鼓励创新之诱因为主,希望长期在足够的创新上,而有开发新创事业的空间。

心态才是缩短距离的关键

现今的台湾政府与电子产业都理解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的必要性与急迫性,但至今却无具体的改变,其也与我们过去ICT产业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

前面所提及的南韩,现阶段鼓励创新创业的另一政策目的,也是希望借此扶植中小企业,以摆脱政府仅将资源分配给大型财团为主。中国大陆则因内需市场基础够大、机会够多,加上无太多既定产业的包袱,且在法规管制较难面面俱到时,而相对具有发展弹性。因此,回应到马云或是雷军演讲的重点,虽然台湾政府在旁可协助建构创新环境,但关键无疑仍是我们必须突破恐惧竞争、害怕失败的心态。然过往台湾IT企业的创业多半是遇到对的时间点,多跟随国际品牌公司的发展策略,而投入大量标准化的产品生产,相对降低其经营风险。

然现阶段强调的新创,所面临的情境却是截然不同。若真要倚赖新创企业,奠定我国下一世代的产业发展基础,的确勿将目标仅设定在获取资金的刹那,而是如何让该新创公司具备长远经营的条件。

此外,新创公司获取资金的多寡通常是镁光灯焦点,因为这等同于该间公司的价值;但有时应可换个立场思考,理解该笔金额占该投资人的投资比重,才能理解提供资金的一方判断该新创公司具备投资价值之关键何在,甚至可从中推论未来该市场的扩充性,乃至规模大小。由于整体产业趋势的发展,已不再纯粹以硬体技术规格作为领头羊,而是以累积用户数作为公司未来发展之基础,无论Google、Apple,乃至Samsung想发展Tizen作业系统,甚至前面提及的小米或是阿里巴巴。此与过往市场环境最大的差异即在于业者将走向大者恒大,购并已成上述公司巩固竞争力的常用策略。

因此,我们期待的新创公司,到底是要被上述业者纳入麾下,或者仅是掌握市场潮流、在最短时间内将营收极大化,抑或是真能协助台湾走出既有框架,寻找下一世代可赖以生存之新创能量?「新创」在已见成长瓶颈的全球市场,成了各国政府改变现状的寄托,然现阶段最该深省的是新创政策之最终执行目的到底为何?(本文作者为资策会MIC资深产业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