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7大後遺症 台大開診幫助復健

新冠肺炎重症7大后遗症 资料来源/梁蕙雯 制表/陈雨鑫

「不只是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轻症也会出现染疫后遗症。」台大医院副院长高嘉宏表示,研究显示,新冠肺炎康复者会出现多达50种后遗症,常见7大后遗症,包含肺受损、体能退步肌肉无力、语言沟通、谵妄与认知障碍、吞咽困难、焦虑忧郁、日常生活自理困难等。其中以肺损伤、呼吸功能变差最多。

台大医院复健部主治医师梁蕙雯指出,新冠病毒与一般病毒不同,新冠病毒除了会攻击肺部,也会造成神经系统、免疫受损、凝血功能异常、脑部发炎等,让患者康复后,后遗症不再这么单纯。

梁蕙雯说,台大收治的多名新冠患者中,有的出现严重肌少症,体重从50几公斤掉到40几公斤,患者抱怨「怎么补、怎么吃,体重都回不来」,有些出现语言沟通问题,声带受损沙哑,特别是重症的年长患者,罹病后,气不足、肌肉无力,每次说话只能吐出一到两个字。这类后遗症也让复健更具重要性。

依照国外文献显示,举凡只要需要住院的患者,后续就需要搭配复健恢复生活。中度患者因卧床加上肺功能受损,复健重点会着重在「心肺复健」,但重症的复杂度就会提高,可能还需要语言治疗、职能治疗、心理师、社工等多方面介入,必须提供「整合治疗」,才能对症下药。

梁蕙雯表示,复健通常会从「急性期稳定」后开始介入。台大有多位高龄的重症患者,都在复健介入后开始恢复行走,且能逐步自理生活。有2位高龄85岁重症患者,曾插管也曾使用过高流量辅助呼吸系统,住院长达2个多月,透过2到4周心肺复健,都顺利拔管,加上体能肌力训练,也从不能行走到可以行走。

梁蕙雯说,有患者刚开始评估巴氏量表完全是「零分」,经过一个月的复健,从零进步到40分,分数明显提升。从原本完全需要仰赖他人,到现在可以开始自理部分生活。

台大昨天宣布开设「新冠肺炎长期追踪整合门诊」,不仅收治院内治疗患者,外院确诊康复者若有需求,也能寻求台大协助。高嘉宏表示,此门诊届时将会于网路挂号系统中提供民众挂号,院内照顾的康复者会优先让先前的主治医师协助看诊,评估后续需求后再由其他科别的医师做后续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