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透视》小金库透明化 劳动部别打假球
劳动部北分署霸凌案衍生出就业安定基金遭滥用,图为前署长谢宜容疑以此装修办公室。(民众提供)
劳动部前部长潘世伟2014年离职时曾暗示,就业安定基金就是劳动部的「小金库」,并指出「美其名为公,却以私利为目的」,未料10年后的今天,就安基金沉疴依旧、乱象依旧丛生,劳动部这回因霸凌案闯祸再被揭此疮疤,绝对不能只用更严谨的方式审视回应,就想蒙混过关。
就业安定基金的主要来源,是营利事业聘雇外籍劳工所缴纳的就业安定费,外界普遍认为妥适,然而,对于雇用外籍家庭看护移工用来照顾家中重症患者或失能者,却也要负担2000元就业安定费,长期挨批为「失能税」。劳动部应该考虑调整政策,提高营利业者缴纳的就业安定费,并减少或免除家庭雇主的负担。
据法令规定,就业安定基金的用途应该仅限于促进国民就业、提高劳工福祉及处理外国人聘雇事务之用,但实际上,劳动部却大量挪用该基金,用于招聘约用人力及劳务承揽,2025年人数将达3601人;相比之下,发展署的正式公务员编制却仅有263人。甚至连厅舍修缮费、事务费也需要透过就安基金支持,在在都反映出公务预算的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人力与业务需求。
此次北分署霸凌案引发社会关注,劳动基金的积弊同样也应该一并检讨,但新任劳动部长洪申翰仅说,将会咨询专家并提出强化就安基金管理机制的方案,似乎难舍这个方便又好用的小金库。
2025年赖政府总预算已经超过3兆元,为何劳动部仍需要仰赖就安基金?公务预算应更可以充分地如实编列,以支持相关业务运作,而非继续「吸血」就安基金。劳动部这次既然对前部长许铭春、前北分署长谢宜容使用基金情况算帐,就别打假球,未来也应加强基金使用的透明度和课责机制,并清楚画分哪些项目可以使用,避免过度扩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