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透视》法务部枪决令 化解实质废死民怨

黄麟凯案受害者家属王爸爸,在16日黄麟凯执行枪决的晚上出面受访。(吕健豪摄)

正当朝野为了《宪法诉讼法》修法及罢免案等政治议题,吵得不可开交之际,法务部16日晚间突然执行死囚枪决令,不仅破解了大法官先前「实质废死」判决的猜疑,也是执政党唤回民意的积极作为,不过,有人解读,这是「项庄舞剑」别有用心,是为了大法官最快今天裁准冻结宪诉法案,先平息众怒转移焦点的作法。

死刑释宪判决去年9月下旬出炉后,为法官判死设下8大关卡,形同走向实质废死,违反多数人民价值观的判决,让司法如沙滩上的城堡,也让人民对司法信任度雪崩式下降,为了挽救民心,只能执行死刑枪决,以行动来否认台湾已废死。

尤其后来师铎奖女教师命案凶手因此逃过死刑,无期徒刑定谳,被害人家属没得到期望的公平正义,民众发起白玫瑰运动走上凯道,提出「拒绝废死派大法官」等诉求,指控当前司法只保障加害人却不保障受害者,1月11日司法节当天,更有数万人民站出来抗议司法。

宪法法庭作成的实质废死判决,从判决一出炉就在立院及社会各层面发酵,执政党虽不断澄清解释,但就是不敌广大民意的质疑,在野党更借此决定提高释宪门槛,避免少数大法官个人废死意志否定多数民意,也埋下朝野为宪诉法修法的争执。

前天马国女大生案,更一审3名法官在符合宪法法庭一致决判死的要求下,作成死刑判决,间接让法务部找到解决纷争的方式。因为马国女大生案合议庭仍选择一致判死,证明大法官设下的高门槛并未禁止执行死刑和死刑的存在,依法执行枪决不仅可争取国人信任,也能证明没有修宪诉法提高释宪门槛的必要性。

死刑存废在台湾社会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在尚未取得多数共识情况下,宪法法庭虽然判决死刑合宪,但却两面不讨好,所以昨有不少民团要求枪下留人,但台湾是法治国家,政府必须依法执行,法务部选在此刻挽回民众对司法正义的要求与期盼,难脱政治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