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郭智輝奇想 凸顯能源政策謬誤

国内企业长期以来绿电不够用是挥之不去的梦魇,图为沃旭能源彰化离岸风场。本报资料照片

经济部长郭智辉抛出要在菲律宾盖电厂,再透过船只或者海底电缆把绿电带回台湾,虽然说还在发想阶段,但经长天马行空的想法一出,引发舆论哗然,连产业界也不埋单,这凸显了企业家从政若不能谨言慎行,政策八字没一撇就抛出来测风向,影响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信用或仕途,对国家和人民无疑是一场灾难。

郭智辉上任后,在能源政策的失言频频,「电价不是愈便宜愈好」、「跳电次数没有比较多,只是因为媒体每天报导」等言论,都让外界痛批郭智辉是个不接地气的部长。

郭智辉想要到海外盖电厂,着眼点在于新设电厂在国内仍有分歧,但包括郭智辉在内政府官员多次强调,绿能绝对够供企业使用,既然足够,何必多此一举跨海到菲律宾盖电厂再输送回台湾,郭智辉无疑是在打脸自己、以及紧抱非核家园神主牌的民进党政府。

海外盖电厂,加上输送设备,动辄数千亿元,绿电价格肯定比现在更贵,势必要由企业承担,否则,如果要靠累计亏损近四千亿元的台电,财务被拖垮的速度恐怕只会更快。

企业在国内经营遇到困境,会往海外寻找成本更低的生产基地,这无可厚非。但郭智辉的身分是经济部长,已经不是科技公司董事长,台湾能源高度依赖进口,一旦外在环境有变,轻则发电成本大增,重则能源短缺无电可用,政府强推绿能,除了减碳外,更说是要提高能源自主性,如今到国外盖电厂,岂不是又把能源命脉交给他人掌控?

而郭智辉这个完全不符经济效应的点子,除了他个人「自走砲」个性,背后更再次凸显现行能源政策的谬误。国内企业长期以来关切供电不稳的问题,绿电不够用更是挥之不去的梦魇,尤其面对AI产业发展可能引发的供电不足,和硕董事长童子贤才呼吁核绿共存,毕竟现实的考量是,去掉核能,无法撑起减少碳排的目标。发展风电、光电和保留使用核电并非零和赛局,若能将绿电优先供企业使用,非绿的发电用来因应民生等其他需求,不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是赖政府一天死抱非核家园的神主牌不放,就只会把自己一步步逼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