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中美经贸对话 不寻求经济脱钩、体现理性讯号

新一轮中美经贸对话:强调不寻求经济脱钩体现理性讯号。图为美国旧金山时间10日大陆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主持召开记者说明会。(大陆财政部网站)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微信公号11日消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对话中方牵头人何立峰8至12日应邀访美与美财长叶伦会谈数次,其中,双方强调中美不寻求经济「脱钩」。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前所长陈凤英解读,中美此次对话达成不寻求经济「脱钩」共识,是理性的体现。

陈凤英说,作为务实派,叶伦很清楚美国对中经贸「脱钩」既不现实也不可行。中国在基础设施、资源、产业链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在相当长时间内其他国家都难以比拟。因此,美国想要「去中国化」非常难。

今年8月,《经济学人》报导〈拜登的中国战略不起作用〉提到,尽管美国采取一系列「脱钩断链」措施,减少依赖中国,但实际上,美国对中国依赖「依然完好无损」。

这篇报导提到,2018年,美国从「低成本」亚洲国家进口商品中,有66%来自中国,到2022年,这一数据变成刚过50%,美国将订单转移到印度、东南亚国家等。

从数据来看,美国政策取得「效果」。但报导提到,数据变化背后真相是,美国将这些订单从中国转给其他国家同时,接受美国订单的国家又将生产转给中国。

从第六届进博会美企竞相「用脚投票」,参展面积约占全部企业展面积1/6来看,美国推行「脱钩断链」「去风险化」不得人心。不少美企高管表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产阶级日渐崛起,给在中国美企带来大量发展机遇。

双方还提出,欢迎成立由副部级官员牵头、向双方牵头人汇报的中美经济、金融工作组并举行会议。双方牵头人同意定期直接沟通。10月24、25日,中美经济、金融工作组已分别举行会议。

分析人士认为,成立工作组是一种更务实、更具体的方式,有助于更快捷高效反映中美双方特别是企业诉求,推动具体问题的解决。

据中方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中美贸易总值同比下降7.6%,远低于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速。

根据中美达成的共识,双方「欢迎发展健康的经济关系」。这是否意味着中美经贸关系拐点将至?

陈凤英分析,此次会谈将为一段时间以来龃龉不断的中美经贸关系注入更多稳定性。经贸关系健康了,中美关系也将呈现更积极的状态。

不过,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看来,拜登政府的确在反思对中政策,尤其是经贸领域对中政策的错误,这也在实践中体现。但美国对中遏制打压,以及这背后根本性的对中竞争思维,并没有彻底扭转,「现在只能说,有一些向好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