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通APP预计第4季上线 议员关心介面规划、个资保护
新竹市议会16日开临时会,由市府行政处长吴皇升进行「新竹通整合服务规画 」专案报告。(新竹市政府提供/王惠慧新竹传真)
竹市政府编列预算建置新竹通APP,预计在今年第4季上线,市议会16日开第11届第7次临时会,由市府行政处报告新竹通目前设计及规画等,多位市议员也针对新竹通未来服务功能、使用者介面规画设计及个人资料保护机制等议题提问。
市府行政处长吴皇升赴议会报告新竹通规画,他指出,在人手一机的时代,对民众而言,办理业务仍要利用网页或现场办理十分不便,竹市过去智慧科技应用稍嫌薄弱,盼今年能加强数位基础建设。
吴皇升指出,除了原有的数位身分识别服务外,更新增规费缴纳、图书借阅、市政陈情、1999客服、公车及停车动态、个人化订阅、推播通知等便民服务,预计今年第4季上线,提供市民更便利的数位服务体验。
吴皇升也说,市府现阶段已完成新竹通「使用者体验UI/UX规划」期中研究,透过使用者及利害关系人访谈、问卷等方式分析归纳,而在介面设计方面,以使用者为导向之App页面架构雏形及介面设计规范,确立新竹通视觉风格统一性及操作流程便利性。
市议员刘崇显说,过去台北通包含个资揭露、市政服务绑定单一管到等争议,希望都要避免;市议员刘康彦也表示,他支持推动新竹通,但也强调未来市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能「绑定」新竹通才能使用,对有资讯落差,或在意隐私的市民,都应保障原有的、多元的申请方式。
市议员田雅芳也指出,市府整合服务仍有缺失,希望未来要确实整合,不要民众用了新竹通又得去找其他单位;市议员林彦甫则要求谨慎使用APP推播功能;市议员吴旭丰也提醒,APP应要以市政服务为主,勿沦为市府宣传工具;市议员宋品莹则建议,可提供重大工程进度资讯。
市议员廖子齐则强调法律授权的重要性,目前中央法令未定,但包含个资应用,会员要提供多少资讯才能申请服务等,数位足迹的应用范围等,在个资保护部分应要提早因应、防范;市议员张祖琰则指出,使用者友善是关键,应设计字体放大等功能,方便长辈使用。
吴皇升回应,原则上个人化的讯息只有个人能知道,而在申请服务时,市府会鼓励使用,但绝不会限制市民只能用新竹通,既有的传统临柜等模式也会保留,双轨或多轨进行,新竹通只是提供市民另一更便利的选择。
另,有议员担心新竹通变成宣传工具,吴皇升则说,新竹通并不会是宣传的工具,而是个人化服务,至于个资保护部分,市府今年也将成立智慧城市和资料治理委员会,由外部专家学者协助检核新竹通所需相关个资,并导入相关资安验证机制,确保资讯系统机密。
行政处也补充,新竹通将严谨恪守个资使用最小化,以民众自主提供为原则,取得最小所需之资料,会员注册时将清楚说明个资项目、使用范围、保存期限等,民众未来注册后可依据个人意愿,于线上申请取消注册并删除个资之请求,一切依照中央个资法规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