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汉灿烂》:三个母亲三种“坑娃”的教养方式,你躺枪了吗?
《星汉灿烂》的进度条拉到疑商夫妇大婚前夕,程少商遇见了“白月光”一一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宣后。
一直心疼她的观众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一一这个缺爱的倔强女孩终于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了。
有人说,这部剧中程少商母亲萧元漪的中国式育儿令人窒息。
但看完原著后,我却觉得不止萧元漪,宣后、越妃这两个母亲教养子女也各有各的“坑娃”,其中的问题还真不是个例,值得我们深思!
《星汉灿烂》中,萧元漪和程少商的母女纠葛最让人意难平。在萧元漪看来,程少商是不学无术的叛逆少女,需要花大力气扳正她。而在程少商眼里,母亲是只会抓自己小辫子的严厉的教导主任。
对于程少商,萧元漪从未展示过她身为母亲的母爱和母性,只有异常严厉的指责和训斥。她独断专行,不了解女儿的想法和感受,遇事不听女儿解释,强制女儿服从自己。
如书案风波中,萧元漪一开始就凭着先入为主的印象冤枉女儿,指责女儿指使丫头抢书案,后来知道女儿是冤枉的,却依然简单粗暴要求女儿大事化小,不许有意见。
这些都是专制式育儿的特点。
专制型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保持至高的权威,想要的是孩子的绝对服从。这样教养的孩子,最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焦虑自卑事事没主意的“胆小鬼”和冷漠悲观的叛逆少年。
程少商就是后一种,她因为童年缺爱缺少安全感,父母回来后,母亲的专制与偏心加重这种不安全感,她虽然表面大胆叛逆,实则悲观又胆怯。
不然,一个家世良好的花季少女,怎会在择偶时不管是否爱对方,对方向自己求婚就牢牢抓紧,只怕“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宣后温柔贤惠,有母仪天下的气质,善良宽厚慈爱,与皇帝相互扶持,虽谈不上伉俪情深,但也相敬如宾。
对少商而言,慈爱的宣后刚好抚平她颗缺爱的心,所以,少商说宣后是自己的白月光。
但是,对自己的子女来说,宣后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母亲。
看看宣后的3个子女,太子虽温文尔雅却懦弱无主见,连藏个虎符都昼夜不安,终落得被废的结局;
二皇子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主心骨是二皇妃,二皇妃去世后,他就诸事不顺了;
五公主刁蛮任性,做事嚣张跋扈,不将人命当回事,最终被软禁在府里。
可以说,宣后的子女都没有较好的结局,这与宣后的溺爱式育儿脱不开关系。
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一方面独立能力较低,总想依赖他人;另一方面比较自我,冲动任性,缺乏自我控制,不善于与他人合作。
有人说,越妃是《星汉灿烂》中的人间清醒,看她怼人其乐无穷。
这个女人少年时嫁给心上人,与皇帝并肩作战一辈子,却因政治斗争不得不自愿降妻为妾,虽与皇帝感情甚笃,又敬佩宣后为人,但终究心有不甘,所以将满腔意难平化作毒舌怼向所有人。
对子女的教育,她依然以毒舌开路,经常一针见血指出子女的问题,直怼得皇子公主们无言以对,满面羞惭。
在越妃的毒舌攻击下,子女都不敢造次。也因此,相对宣后,越妃的孩子看起来更优秀。
大二公主聪明圆滑,深得皇帝喜爱;三皇子办事老辣,最终得到大位;比较不成器的三公主,虽蠢蠢欲动却不敢跨越雷池半步,最终结局也还可以。
但是,细看原著,我们发现每次越妃一出现,这群天之骄子的皇子公主都变得很紧张。很显然,越妃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并不好,而且,公主们的见风使舵的讨好型人格很难说跟母亲的毒舌无关。
都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毒舌其实也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暴力行为,父母如果总是偏好负面,对子女施行语言暴力,会将子女越推越远的。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而这种影响首先来自于她采取的教养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呢?
其实,教无定法,相同的教养方式可能教出截然不同的孩子,同一个孩子也可能因为教育方式的不同而发生令人欣喜的改变。
所以因材施教很重要,但不管哪种育儿方式,如果能做到下面几个教育原则,相信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
1.关注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孩子不是没有思想的事物,父母遇事应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关注孩子的感受,做出决定时将其考虑进去,别太独断专行。
2.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不要因为孩子小而忽视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才能培养独立的个性。
3.有适度的要求和约束。
尊重孩子不等于放纵孩子,父母对孩子要有适度的要求和约束,孩子并要求其严格执行。
4.注重亲子沟通。
亲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父母要注重亲子沟通,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引导。
【结语】:教育孩子,无疑是个技术活!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的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唯有能好好教养孩子,让孩子内心富足,才对得起父母这个称呼!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