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法大选结果 成地缘政治风向球

法国大选倒数1周,亟欲寻求连任的法国总统马克宏,当地时间3日在巴黎举行大型竞选集会,向在场支持者「催票」。(新华社)

俄乌战事开打逾1个月之际,两个欧洲国家匈牙利与法国大选接连登场。向来被画归为「激进派」的匈国现任总理奥班,跟主打中间路线的马克宏,政治立场看似天差地远,但面对俄乌冲突,两者都选择不与俄罗斯全面切割。在全球濒临「集团化」的当下,这两场大选结果或许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后俄乌冲突时代」地缘政治的风向球。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不只打破欧洲二战后长达80年的和平局面,更吹乱全球地缘政治的一池春水。尽管俄乌冲突似乎出现和缓曙光,但却也有越来越多声音认为,在后俄乌冲突时代,无论在地缘版图或是价值观上,全球政治格局将更加趋向「集团化」,甚至正在「召唤」一个新冷战时期到来。

当然,历史既没有如果,也难以预测。然而属于进行式的上述两场大选结果,或许可以成为未来地缘政治走向的一项参考座标。

匈牙利作为中东欧国家,与波兰、捷克及斯洛伐克等国拥有走过苏联解体的共同历史记忆,同样也是北约与欧盟成员。然而不同前述国家,匈牙利在总理奥班执政下,与俄罗斯关系更多时候是「爱多于恨」。

以这次俄乌战事为例,奥班并未选择与多数欧盟或北约成员国一起大声谴责俄罗斯,更未以实际行动来明显选边站,宛如欧盟中那个「坏小孩」。奥班虽一反过去民粹作风,接纳乌克兰难民,但同一时间却也拒绝跟风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理由无他,奥班不愿让匈牙利卷入这场世纪冲突中。

至于倒数计时1星期的法国大选,寻求连任的马克宏最近一次民调,遭极右派对手雷朋迎头赶上,但多数声音仍认为,马克宏最终将「有惊无险」成功连任。而这一部分原因,也与马克宏在俄乌冲突中极力扮演「调停人」的形象有关。

在欧洲国家一面倒批评俄国总统普丁时,法国虽未大唱反调,但马克宏仍不放弃与普丁对话机会。马克宏与普丁光是通话就不下10次,而两人累计通话时数高达20个小时,马克宏几乎成了少数在战事期间,还能与普丁说上话的欧美领袖。

奥班与马克宏虽说在应对俄乌冲突上作法与考量有所不同,在各自国内选举诉求也大相迳庭,但两人同样都拒绝全面孤立俄罗斯。如若两人都顺利当选,虽不至于改变全球「厌俄」心理,不过或多或少可在全球地缘政治走向两极化过程中,扮演一种缓冲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