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本土、进口碳费要同步 张安平:否则会把产业搞掉

台泥董事长张安平今(4)日出席台欧盟绿色转型投资合作论坛。图/台泥企业团提供

环境部预定在年底前公告碳费制度,但未将台版CBAM纳入配套。台泥董事长张安平今(4)日出席台欧盟绿色转型投资合作论坛时指出,绿色转型须跨国界,吁碳费需配套台版CBAM,只收国内碳费,未要求进口支付碳成本,会把产业搞掉。

张安平表示,以水泥业来看,国内水泥一吨最高卖到3000元,如果到2030年一吨水泥要缴交3000元碳费,那水泥就不用生产了。

进口水泥现在一年已经为台湾带来三百万吨碳排,不缴碳费不合理,推动台版CBAM就是要让进口原物料与商品也要申报碳排也要付出碳成本。张安平指出,「绿色转型是跨国界的,自己不生产全靠国外,台湾基础重工业会死得很难看。」。

张安平认为,如果进口的都是碳排表现后段班的原物料与产品,对台湾的减碳毫无助益,因为全世界对于国家碳管理的概念是包括所有被我们消费的原物料与产品。

张安平坦言,政府不同部会间对于贸易与环境着眼点不同,环境部无法独自解决所有的问题。举例来说,台湾进口水泥熟料最大宗来自印尼越南,但当国贸局说要把东南亚布局当作是台湾的延伸,环境部能主张这些进口产品必须付出碳成本吗?

对于目前台湾的碳费制度设计,张安平认为,像是水泥等基础工业必需品,大家都是有需要才会购买使用,管排放总量下降没有意思,是要看排放强度减量。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已经推出碳定价制度的欧盟、日本、南韩、中国大陆,皆将每吨产品排放强度纳入考量,并以减碳前段班企业的产品排放强度当作标竿值,一方面保障减碳先行者提早投入的努力,另一方面鼓励其他企业采取更低碳方式生产。

张安平5日出席台欧盟绿色转型投资合作论坛上强调,绿色转型是跨国界的。他表示,「在温室气体减排倡议中,全球合作是最重要的。虽然欧洲领先,但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的努力。我们需要促进国际合作和知识共享,以加速向绿色经济的转型。我们必须支持发展中国家采用永续的做法和技术。面对气候灾难,我认为只有一个国籍,那就是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