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征台版碳边境税 张安平吁:政府需对进口水泥课征

台泥今天召开第三季法说会,董事长张安平谈到国内快要上路的碳费(或碳税),表示政府应在同一天,也对进口水泥课征,否则将对国内产业造成不公平竞争。(台泥提供)

欧盟2026年要正式实施「碳边境调整机制(俗称碳关税)」,对指定进口商收取排碳费用。台湾环境部也预计2025年要课征碳费每吨新台币300元,对此产业界龙头、台泥董事长张安平今天向政府喊话,国内在课碳费同一天,也应同时对进口水泥要求该付的碳费,才不会对国内产业造成不公平竞争。

对于今年大陆水泥营收是赚是赔,张安平强调,大陆占台泥的营收大幅度下降,公司的盈亏未来并不完全靠大陆水泥,未来两岸水泥占比会低于营收5成。今年基本上比去年好一滴滴,但好不到哪里去,明年会怎么样,还在看当中。第二点,大陆的水泥的需求短时间内不会起来。

张安平预计,中国大陆在2024年或2025年,应会实施碳税或者碳费。如果实施,台泥在这方面相对是有竞争力的,净利润会往上走。

对于公司不断拉升排碳较低的低碳水泥数量,张指出一个不合理税率问题。说国内现在低碳水泥货物税超出普通水泥100多块钱。如果低碳水泥货物税能达到一个合理的标准,他看好发展会相当快。

谈到国内未来要实施的碳税,张安平指出,政府如果2025年开始征收碳费(碳税),是看2024年所有水泥公司碳足迹排放去收钱,这个部分台泥也在研究到底应该怎么走,也要看政府未来40天之内如何出具一个很清楚方案。台泥总经理程耀辉对此不惧说,碳费只要合理,台泥「乐观其成」。

对于欧盟推动的CBAM,张安平说这是一种为处理碳排放设的「公平机制」。如果国内到时对水泥、钢铁、石化等,要回溯到2024年1月1日收取碳费的话,他呼吁政府,也要回归同一天,对进口水泥要求该付的碳费,不然的话对国内的产业将造成不公平竞争。

他主张,进口水泥应有第三方碳足迹认证(依碳排放量缴碳费),如果没有的话,就应该用一个最基本的税率,大概全球水泥平均一吨900公斤碳排去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