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文蔚怦然心动为文学

须文蔚认为,如何让文学教育与生命、生活息息相关,才是当代国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邓博仁摄)

须文蔚出版《怦然心动的文学课》,采访记录许多老师们的教学历程。(时报文化提供)

全台国语文教学者,前阵子最有感的关键词恐怕就是「廉耻」二字,北一女教师、国语文学科中心秘书陈丽明指出,去年12月「高中国文学习网」的流量爆增近2倍,正因为谈到高中古文教学,由须文蔚担任辅导教授,将高中文言文课程进行整理的「高中国文学习网」,成为近年教师们寻求资源的首选。

不是莫文蔚 众生齐叹气

须文蔚自2011年开始担任高中国文学科中心的辅导教授,陪伴种子教师们在教学上提出跨领域、戏剧、文学理论、媒介素养、创作论等主题的课程规画。从108课纲上路前的文白比例之争,到现在需不需要教顾炎武〈廉耻〉,须文蔚更看重的是阅读风气和阅读理解能力。

希望以更有创意和充满热情的方式教国文课,须文蔚近期出版的《怦然心动的文学课》采访记录许多老师们的教学历程,而教学现场的故事,让更多的老师或家长相信,文学、语文、文化与当代伦理,能够带给学生来自生命与生活的启发。

须文蔚忆及自己也曾经体验过「如何相信自己能够树人?」的茫然。「第一次开课登上讲台,看到底下满满的70个学生,自我介绍我是须文蔚,只听到全班同声叹气!」原来选课的人多以为他的名字和「莫文蔚」相近,以为是美女教师!

「在文学教育里,就让文学回到他的原生态。政党都是一时的,但如今读的都是千古文章,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如何让文学教育与生命、生活息息相关,才是须文蔚认为当代国文教师需要思考的。

作家廖玉蕙认为,不必争执于课本中文白的比例,长期以来她期待的是教学方法的改进,希望文学教育朝「以人为主」前进,文章无论古典或现代,贴近生命经验才能达成共鸣。

廖玉蕙以国中课本的〈王冕放牧〉为例,一般只解读被迫中断学业的王冕,面对辛苦的命运却依旧好学,她指出,老师的价值在于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将文本对应人世,从文中看见的还有寡母和孩子说道理的沟通方式,尤其描写母亲为王冕理了理领子,含泪离去的场景,更是把故事变成小说的手法,「是把what变how」,而眼泪也可以解读既是母亲心中的不舍,亦是亏欠。这样的导读,在须文蔚看来必须有精彩的老师,以生命体验带领学子深度阅读和思考,才能领会个中深意。

创意教国文 黑特转热爱

须文蔚记录下的教学现场,也仿佛是一本教育笔记,有的老师以自己的故事和学生交换故事,以生命触动生命;也有老师试图让学生培养带得走的能力,在阅读之外着重口语表达和专题探究与企画制作;有的老师借由〈出师表〉反思亲子沟通,在传统诠释外加上人际沟通角度,让经典翻转出新意;亦有老师透过倾听和对话,把学生认为莫名其妙的诗人感触,同步于生活中,让学生从「黑特」(网路流行语hate) 转为热爱国文。

仿佛是一本国文教学的「秘笈」,虽然未振笔疾书国文教育要如何改革,但在每一堂令人怦然心动的文学课中,有着教学者的创意、热忱、行动力,须文蔚认为,其影响绝不止于读懂一篇文言文或记得一个故事,而是会在下课钟响后余音不绝,成为感动人心的言说,引发绵绵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