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案 宝林茶室毒素确定无法溯源
卫福部14日公布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最后27件检体结果,全数培养不出唐菖蒲伯克氏菌,也就是说毒素已无法溯源。(本报资料照片)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造成2死、4人在加护病房抢救,毒素源头到底从何来?确定成悬案!卫福部14日公布最后27件检体结果,全数培养不出唐菖蒲伯克氏菌,也就是说毒素已无法溯源。卫福部次长王必胜坦言「事过境迁,要培养出来真的很难」,专家则直言,中央政府的食安调查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酿2人死亡、4人仍在加护病房、3人在一般病房,其余25人返家休养,至今共34例通报个案,其中33人都验出邦克列酸。邦克列酸是一种罕见的毒素,由唐菖蒲伯克氏菌产生,因此找到该菌是破解本案的关键。
卫福部及地方卫生局陆续在餐厅、原料厂及厨师家等场域,采回152件食材及环境检体,仅厨师手部和粪便检体验出邦克列酸阳性。其中针对信义店厨师的基隆租屋处及饶河店厨师家,各采检12件、15件环境检体,是找到源头的最后希望,若能培养出唐菖蒲伯克氏菌,有助于厘清毒素来源。但检验结果昨天出炉,全数都无法培养出唐菖蒲伯克氏菌。
截至昨天,宝林茶室案所有相关检体已全数验毕,是否代表宝林茶室源头已无法溯源,成为世纪悬案?王必胜表示,「绝对不是,要看用什么方式解读」。他强调,细菌没有培养出来是预料中的结果,但非常明确的是在特定时空内发生的邦克列酸食物中毒。卫福部是用检验、细菌培养等方式找寻科学证据,提供检方判断,后续将由司法检调持续侦办、找寻相关间接或直接证据。
中华民国防疫学会理事长王任贤指出,最初没有扣押食材,造成初始证据流失,成为无头公案的机会就很高,显示调查食安事件的基本功根本没有做好,能力还需要再提升。
王任贤表示,定义为食物中毒,这不会有错,但少数重症病人多重器官衰竭,不能忽略探讨重症病例产生的原因,这才是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最关键、该厘清之处,调查人员如果能够回顾所有腹泻病例的就医处置纪录,了解产生重症的风险因子,提供未来高风险民众知道如何避开食安危机,以免憾事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