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團體批教部忽視技高生權益 科大不該是普高生的備取

学生团体EdYouth台湾一滴优教育协会携手教团、家长团体,要求教育部正视技职学生权益。记者张博瑞/摄影

科大招收普高生比率过高频惹议,今学生团体携教团、家长团体召开记者会。EdYouth台湾一滴优教育协会今再次呼吁教育部重视高职生权益、正视技职教育办学的目的,更直言,「科大不应是普高学生进不了台清交的备取。」

EdYouth常务理事洪振翔表示,教育部未妥善管理高中生入学科大的外加名额,许多科大超额招收高中生,如台科大就有近3成的学生来自普高,远比技职司一向声称开放给普高生的名额为「外加名额」、且不会超过招生总额的1成的高。以现行的升学体制来看,技职生的升学选择仅有6个统测志愿,而高中生不仅有6个普通大学志愿,还能选择6个科技大学志愿,明显不公。

洪振翔说,自己也是从技高跨考到普大的学生,很羡慕普高学生不用额外考试,就可以申请科大学校,甚至有不少国立科大还为普高生开设「学士专班」。

洪振翔也指出,科大开给普高生名额很多,普大提供技高生的名额却少得可怜。他说,制度上的差异,让普高生申请国立科大的难度相对低,学测成绩落在中字辈的普高学生,却可以录取科大的前两志愿,原因便在开放给高中生的名额过多,且申请的竞争性不如高职。

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理事长侯俊良坦言,少子女化不该再是技职司的借口。侯俊良说,全教总关心此议题已久,少子女化是整体现象,并非单单发生在技职体系,技职司不应该再忽视技职学生的升学权益。技职教育仍是产业发产重要的一环,普高学生在升学体制有「一鱼多吃」的优势,不就变相引导国中生选择普高、削弱技高招生的竞争力,此举严重伤害国家技职教育与适性扬才。

全教总政策部副主任巫彰玫则说,许多学生上了科大回到学校跟自己分享,科大教授的内容与高职有很大雷同,正是因为科大招收过多普高生,系所需配合普高生与外籍生调整教学内容,更有教授对学生说,「你只要肯交作业,这学期就不用来上课了。」技高学生的受教权严重被牺牲。

立法委员郭昱晴今也到场表达支持。她说,自己应该是立院少数技高跨考普大的委员,所以对技职教育有长期的观察。郭坦言,除了教育部对升学的名额、管道的公平性应正视,整体社会氛围不应再有「不读书」才读技职学校的想法,技职学生除了学科的基础,还有强大的实作专业技能,是社会发展重要的能量。

台北市高职学生家长会联合会荣誉总会长蔡巧贵表示,技职教育应拥有完整性,不能因学制或政策调整而被学术导向侵蚀,进一步造成技职体系「学术化」。技职教育以实务导向为重,应获得公平、合理对待的升学空间,以鼓励学生在专业技术领域发展,避免普高生名额的压缩与诱因,反而削弱技职教育对家长与学生的吸引力。她呼吁,教育部应正视名额的控管,此题倡议已久,迟迟未看到技职司的作为,应聆听家长和学生的心声。

EdYouth要求技职司应公开说明允许国立科大大量招收普高生的原因为何,并且回应学生与家长的疑虑,确保技高生在升学竞争中不会因政策设定而受损。此外,针对普高与技高生的升学管道安排,EdYouth要求教育部若认为招生高中生进入科大不受任何影响,应公开数据资料佐证。且在修订四技二专的招生政策时,应广泛聆听、考量技高生的需求与观点,避免政策无视学生真实需求与感受的状况发生,影响未来技职教育的发展与学生选择。

立法委员郭昱晴强调,并不是「不读书」的学生才读技职学校,技职生强大的实作专业技能,是社会发展重要的能量。记者张博瑞/摄影

全教总理事长侯俊良(中)直言,少子女化不该再是技职司推托的理由。记者张博瑞/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