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江上听琵琶
一 苍蓝的天底下,一艘华丽的游轮犁开层层波浪,像硕大无比的大鱼之脊,风起浪动中,优哉游哉地在浔阳江上遨游,我与一座城市的故事即将在这条船上展开。
我站在“浔阳江号”游轮的甲板上,倚栏远眺,但见江水浩淼,潮平两岸阔;又见大桥飞架,长虹卧波。
浔阳是水墨画,是仕女图,沿袭吴越余韵,濡染湘楚风度,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遥想那水运年代,这152公里的浔阳江,水岸码头肩挨肩,背擦背,联络贯通,车船辐辏,“三大茶市,四大米市”,有多少智慧、决心,还有温情在这里上演。在这座城市古老符号的背后,是现代的流光溢彩。九江水运正把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契机,压茬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他们的目光很远:立足江西全省、服务长江中上游区域、对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辐射长江经济带的区域航运中心。
乘坐“浔阳江号”游轮,四周风景,好比在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岸畔傲然屹立着的锁江楼宝塔,很快成为身后的一抹淡淡疏影。这锁江楼和锁江楼宝塔,乃是明代九江郡守吴秀向民间募捐,汇集高师名匠,历时18年方才修筑完工。
船行江上,我连做三梦,一梦游塔。眼下这江天锁钥楼,高三层,与配阁、亭轩自成一体,当门悬挂的是一副对联:“百荻波光当岸绕,黄梅山色过江来”。高耸的回龙塔为石雕砖结构,六面锥状,极为坚固。上下共有7层,高达35米,每层檐口,为石刻斗拱,塔内壁画有小型空龛及远眺拱门,有梯可上塔顶望远。楼塔的翘角檐边都悬有铜质风铃,江风拂过,悦耳动听,直将汲汲漫漫的沧桑一点点渗透进你的心疙瘩。沿梯盘上,登临塔顶,极目环顾。南瞰远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西视浔城,一行归雁一堤柳,此心安处是吾乡;仰观苍穹,万千候鸟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俯瞰大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不住地感叹:大江东流,端的一带江山如画!
梦游之际,江上忽然狂风大起,瓢泼大雨倾盆而下,我在烟雨迷蒙中,一头闯进一处亭台。抬眼望去,只见亭子上悬挂一面匾额,颜体榜书“琵琶亭”三个大字。这时辰,惟有细雨从楼阁的翘角滴下,雨珠打在地面的小泥洼里,溅起一朵朵水花。我漫步游廊之上,只见四下里,枫叶荻花,点点渔火,一番水乡景象。那岸边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秋荷,摇摇落落。正自感秋寂寥之时,忽听得江畔传来琵琶声,先是忒愣愣地弹了一段过门,接着有一女子慢声细气,顿开娇喉:“小女子本名叫花退红,梨园里拜名师独秀一枝……不合呵,嫁与那茶商吴名世全无主张。三春里,吴名世往浮梁买茶抵搪;只留下,小女子守空房江州彷徨……”
这段曲子,真唱得一字一咽,声泪俱下。趁步向前,看那娘子,葱绿绿的散脚裤儿,配着桃红袄儿,身材纤细,腰肢袅娜,越发显得楚楚可怜。再环视周遭,这娘子正对面还坐着一位年约四十五六的中年男子,边上尚有一位年近半百的宾朋。那中年男子身穿圆领窄袖青衫官服,腰系草金钩,正双目炯炯地专心听曲。一曲方歇,只听他开口讲道:“在下名唤白居易,现任江州司马,今晚浔阳江头送客,听娘子弹得一手好琵琶,故而邀你船上相见。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那娘子听了,向两位官人道过万福,呆呆地站立了许久,又正襟危坐地转紧琴轴,拨动琴弦,凄凄切切地弹了一曲《春江花月夜》,招惹得在座之人俱掩面哭泣,我站在灯影里,恰巧看见白居易的泪水一滴又一滴地往下流,湿透了青衫的衣襟!
听着听着,白居易终究按捺不住心中的忧戚,起身吟哦道:“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我在一旁聆听《琵琶行》,兀自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正是我在江上二梦琵琶行。
二
浔阳江上,我做起了第三个梦。在梦里,我又去石钟山会了一会苏东坡。一路上,但见大江渐渐变得宽阔,江面上三五成群的江豚正在上游下蹿。这小精灵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突然有一只跃出水面,紧跟着又有一只、两只腾空而起,落入水中时便直立游动着,身子的三分之二皆露出水面,可爱有趣。再往前,便是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的湖口。从地理概念上讲,这里便是长江中游、下游的分界点,我亲眼看到了左边浑浊的长江和右边澄清的鄱阳湖,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水界线。再往前看,两座山峰横亘在眼前,山虽不高,但极为险峻,山势伸向江面,仿佛要扼住长江和鄱阳湖的咽喉,颇有一夫当关万船莫过的架势。此情此景,顿叫我理解了什么是“江湖锁钥”。
我沿着蹬道拾级向上,沿途看见一座砖红色重檐建筑,门额为“绀园”二字。绀园稍北,是一段盘桓而下的蹬道,正行走间,忽听山下传来石头撞击的声响,但见一位峨冠而多髯者,手里拿着两块山石,一边敲击,一边仔细地聆听。我正感到奇怪,忽听得大儒嘟噜着说:“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认为石钟山名字的由来,是因为风浪撞击山石发出似钟鸣的声响而得名。唐朝江州刺史李渤曾发现山上有两块石头,敲击时,南边的一块声音憨厚重浊,北面的一块清脆响亮,故而认定这便是石钟山名字的来历。我敲击了许多石块,哪来的石钟之声?今晚我当亲自泛舟,好好考证一番。”
是夜,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东坡乘着小舟绕山而行。正值夜深人静时,风浪撞击着山体的缝隙空洞,发出巨大轰响。苏东坡侧耳谛听,微蹙的双眉慢慢舒展开,激动地对身边的儿子苏迈说:“你听出来了吗?江水击打洞穴发出的声音简直就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和魏绛的歌钟啊!”苏迈笑道:“看来父亲找到了石钟山名字的由来了!”
三
一声长长的汽笛将我从梦中惊醒,怔忪地向外瞧,游轮恰巧行驶在石钟山脚下,我发现石钟山中间竟是空的,外形极像一口倒扣的巨大石钟,便突发奇想:这石钟山名头的由来,便是因为山的形状像一口钟啊!
梦回人远许多事,千古风流看今朝。今朝夜幕渐渐降临,浔阳江号游轮次第亮起了五彩缤纷的霓虹灯,我沐浴着船上、岸上交相辉映的万家灯火,不禁有感而发:“古往今来含茹万象,乘风破浪探大本;东来西往凝眸江右,纵横捭阖导洪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