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行動/AI神機妙算 VIP金融服務全民共享
AI示意图。 路透
「我跟一家公司申请贷款,他叫我先把存折、印章交出来,这样做对吗?」「我按了申贷按钮后,对方说把钱汇过来了,但汇到一半网页跳出『帐户被冻结』的讯息,要我付解冻费,这是真的吗?」这是袋鼠金融旗下生成式AI机器人「Roo AI」上线以来,经常收到民众遭遇诈骗或盗刷时的提问。
袋鼠金融来自Gogolook,Gogolook最知名的产品就是Whoscall,协助不少人成功过滤诈骗电话。袋鼠金融产品负责人刘睿哲说,公司发想Roo AI的起点,是想做一个普惠金融的商品,让民众可以跟对话机器人免费咨询,没想到实际与民众一问一答的过程,却也发现,台湾社会亟需一道「金融知识」的入口(access)。
信用小白更敢提问
刘睿哲观察使用者中,有些是打零工、领日薪的「信用小白」(指信用空白者),他们没有薪资证明,很难向银行申贷;有些是信用有瑕疵者,却碰到「金融急难」,急着找钱又怕掉入陷阱,「金融问题有其私密性,一般我们不会随便跟别人讲财务状况、债务等,但是面对AI,不管处境有多惨,问的问题是否太浅白,大家都会比较敢问。」
刘睿哲口中的这群人,通常不是传统金融「典型」且「爱好」的客户。这几年,金管会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并建置我国普惠金融衡量指标,共有金融服务可及性、使用性及品质三面向,目的就是希望金融服务能够更加普及到偏乡、小微、小资、社会新鲜人、高龄、身心障,乃至于妇女等族群,打破金融是专为有钱人服务的刻板印象。
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有助推动普惠金融,从传统分析式AI再到如今的生成式AI,更燃起了不少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业者扩大金融服务对象的可能性。
「透过AI大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在资料库找到『29岁非常不健康』,以及『65岁非常健康』的两种人,他们在AI的分级上,拥有相同的健康分,有了分数,就可以让保险公司做更深入的核保决策,」在台湾推出「AI健康分」的Lydia AI创办人暨执行长李俊毅提及,「普惠保险」就是要尽可能覆盖到更多人,让老者、病者有所依靠。
「AI是落实普惠金融的『关键手段』,」中信金科技长贾景光回想新冠疫情期间,大量纾困案件涌入,以往靠人工审核小额信贷案件,一个月最多能核准1万多件,但是在AI的帮忙下,「我们花了六周做了28万件纾困案,效率大幅提升」,「善用AI,世界就变得不一样」。
成本变少客群更多
贾景光也举例,过去每逢景气或者汇率有动荡,银行马上会发通知给私人银行大户;以后透过生成式AI,就可以主动提醒一般客户,达到个性化的普惠金融。
目前金融业运用AI的领域正在扩大中,像是聊天机器人、精准行销、反洗钱、追踪警示帐户等,都有运用AI技术;最近还有30多家银行加入「鹰眼识诈联盟」,透过AI强化可疑帐户的侦测,积极阻诈并守护民众的血汗钱。
NVIDIA今年2月公布的「金融服务业人工智慧现况:2023年趋势」,针对近500位全球金融专业人士调查发现,金融业高阶主管支持导入AI的比重增加到64%,是去年的近两倍。
金管会今年4、5月问卷调查也发现,国内已有63家金融机构采行AI技术,约全体金融机构的一半;生成式AI尚无导入,但已有两家规划导入应用,80家评估中。
本身也是台大资讯工程系教授的玉山金科技长张智星说,金融业正透过AI提升效率,不过,AI跟人一样也会犯错,必须在效率与风险间取得黄金平衡点。
的确,AI有效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门槛,让原本被排除在外的客户,也能获得服务,但这些演变也将带来新风险与挑战,像是演算法的偏见、个资外泄、资安威胁等,而当数位落差若未同步改善,更可能抵销AI带来的普惠金融效益。该怎么做,这段路程正要展开。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