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回应“钱去哪,钱在哪”:企业仍是贷款大头 存款主要在居民部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目前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已超300万亿元,存贷款规模也十分庞大,而且还在较快增长。但同时我国经济内需不足,通胀水平保持低位,市场都有疑问这些钱去哪了,是否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有没有空转。
对此,央行在今日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专栏中通俗地解释了什么是钱,并通过分析银行存贷款流向,用详实的数据解答了“钱去哪,钱在哪”的问题和市场关于“为什么金融和经济数据走势会不一致”的疑问。
所谓的“钱”,实际上也就是货币。根据我国的定义,货币供应量是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总和。目前我国的货币分为M0、M1、M2 三个层次。M0,即我们常说的“现金”,最活跃,流动性也最高;M1,是 M0 加上流动性稍弱一点的单位活期存款;M2,是M1 加上流动性更弱一些的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存款等。通过银行负债端的存款统计可以体现出“钱在哪”。由于 M2 可以通过贷款等渠道派生,也可以通过银行资产端分析“钱去哪”。
在“存贷款结构分布看资金流向”的专栏文章中,央行明确表示,当前货币存量已经不少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经济体量持续增大,都会带来资金需求的上升,规模庞大的存贷款,是过去多年来金融持续不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
然而,央行也提到,人民银行着力调节好“货币供应总闸门”,但对于“钱去哪,钱在哪”等存贷款的结构问题,实体经济主体的影响也很大。贷款投向主要取决于不同类借款人对银行信贷的需求,存款在各经营主体之间的流动更多受实体经济供需是否平衡、循环是否顺畅影响。
关键在于盘活存量、畅通循环
从“钱去哪”角度看,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和实体经济的供给端。分析钱去哪了,先要看贷款的流向。分部门看,3 月末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住户贷款分别达 163 万亿元、81 万亿元,分别占全部贷款的66%、33%,企业仍是贷款的大头。也就是说,贷款投放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生产、居民购房和消费。分期限和行业看,目前我国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重资产行业约占全部贷款的五成,而居民的非住房消费贷款占比不足 10%。实体经济供给端和投资领域融资相对较多,而需求端尤其是消费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接近央行人士告诉记者,央行可以适度引导“钱去哪”,但主要还得靠经济主体的自身需求。过去我国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行业和期限结构上,以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重资产领域为主,中长期贷款居多。近些年,央行已在主动引导资金投向,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信贷结构也在优化。但总体看,由于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实体经济供给端和投资领域得到的融资更多,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我国通胀仍保持低位。
从“钱在哪”角度看,存款主要在居民部门。在经济循环的过程中,银行如果还在扩张资产、贷款仍在增加,钱不会从实体经济中减少,也不会消失,只是随着企业投资生产、居民消费、财政收支,存款在企业、居民、政府等部门间会有转移。2024 年 3 月末,在约 296 万亿元的存款总盘子中,居民、企业、政府各占 49%、27%、14%,分别较疫情前的 2019 年上升7.1 个、下降4.2 个、下降3.3 个百分点。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通过各类支出会体现为居民存款,但由于居民消费有待恢复、总需求不足,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门,没有进一步通过居民部门支出转化为企业存款。
同时,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定期和活期存款比重已由 2017 年的“六四开”升至目前的“七三开”。此外,表内存款和表外资管产品等各类资产相互间的回报率会出现变化,影响居民风险偏好和投资行为,居民会相应调整资产配置,这也是影响居民存款占比的重要因素。
接近央行人士向记者分析,经济循环恢复需要时间,一部分钱沉淀在居民部门。《报告》表示,只要银行还在资产扩张,钱一经创造就不会减少,只是在企业、居民、政府等部门间循环转移。分部门看,由于居民消费还在恢复,目前主要淤积在居民手中。同时,由于疫情冲击、风险偏好下降,企业和居民资产摆布上也更倾向于收益更稳定的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导致经济循环中的“活钱”变少、循环不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百姓和企业微观感受上都缺钱,而金融体系货币总量还在增加的矛盾。他还向记者直言,当前货币存量已经不少,关键是盘活存量、畅通循环。
还有权威专家认为,未来宏观政策的重心要从过去的增加供给更多转向提升消费需求、促进供需平衡。央行能调节好“货币供应总闸门”,但对于存贷款等资金流向,主要取决于不同类借款人的需求,需要财政等政策发挥合力。
上述专家还提及,我国直接融资和债券市场正快速发展,这些投融资活动并未通过传统的银行存贷款实现;居民买柜台债更加便利,存贷款和货币需求也会下降。另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直接融资发展,未来M2增速将放缓,但这并不是金融支持力度减弱,反而是融资结构优化、金融质效提升的体现,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满足也是好事。
转变片面追求规模的传统思维
央行还在“信贷增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的专栏中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我国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趋于弱化。分区域看,各地区贷款增速与经济增速也无必然联系。
比如2023年某地区贷款平均增速为 11.4%,GDP 平均增速为 5%,而另一地区贷款平均增速仅 3.3%,但 GDP 平均增速也有 4.8%。一些省份贷款增长较快,但未有效带动经济增长;还一些省份以较低的信贷增长支持了较快的经济发展,资金使用效率实际是提升的。目前,我国信贷总量已从过去两位数以上的较高增速放缓至个位数,但这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
央行给出的理由是,信贷只是社会融资渠道之一,不能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全貌。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尚未经历完整成熟的生命周期,迫切需要的是与其高风险、高收益、专业性强、知识和信息迭代快等特点相匹配的资金,主要是股权资金等直接融资。随着直接融资发展,融资结构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更加适配,同样会导致信贷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趋弱。
央行明确,下一步,要正确认识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变化,保持合理的融资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宗旨出发,信贷投放归根结底应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相适配。
央行强调,要科学认识信贷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转变片面追求规模的传统思维,宏观上要更加注重把握好融资环境的松紧适度。随着信贷结构有增有减,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减少资金空转沉淀,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这可能会使得信贷总量增速放缓,但真正需要资金的高效企业反而会获得更多融资,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金融支持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