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一起追琼瑶剧的日子

2024年12月4日,知名作家琼瑶去世,享年86岁。

这是一条令无数读者、观众感到震惊的新闻。毫不夸张地说,琼瑶的小说以及相关影视剧曾经整个红遍华人地区,“琼瑶式”的腔调已成为公众十分熟悉的专有名词。不管是否喜爱、接受她的作品,相信人们都不会否认“琼瑶”这个名字具有的强大文化影响力。

今天的社交媒体和朋友圈里,有人描述了小时候和父母一起追“琼瑶剧”的难忘回忆,有人细数了那些“琼瑶剧”的经典人物,还有人罗列了许多“琼瑶剧”的主题曲。每一个熟悉的音符一跳出来,仿佛就都能开启一段穿越时光的旅程——那些“一起追琼瑶剧的日子”,已经深深印刻在人们的心中。

有人也许会问,“琼瑶剧”哪来这么大的魔力,为什么会把当年的我们牢牢钉在电视机屏幕前?按现在的眼光来看,琼瑶作品中的人物都可以用“恋爱脑”来形容,许多情节被网友视作“狗血”,其中还有不少经典台词还成了社交媒体上被调侃的“梗”。

但回过头来看,“琼瑶模式”中蕴含的理想化色彩也是不可否认的——她所描写的爱情故事,终究是在肯定人的尊严和自由意志,充分张扬生命意志的不屈不挠的追求过程。

《窗外》《烟雨濛濛》《梅花三弄》等琼瑶代表作的时代背景、人物设定并不相同,但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是相同的,那就是追求纯真爱情与残酷社会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当年的读者和观众,都不难从中读出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后期的琼瑶不再热衷于写悲剧,转而努力营造充满温馨、甜美的爱的世界。对年轻一代的观众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曾红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其实,琼瑶并不像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不食人间烟火”,她不是不知道,即使在真诚的爱情中,苦恼也常常比欢乐多,其个人生活,尤其是感情世界中遭遇的坎坷和挫折更是众所周知的,但她坚持认为:“相信人间有爱,这就是我一生执着的一件事吧!”

琼瑶小说和影视剧当然也会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当作者用理想的单纯性代替了人性的复杂性,过于关注美好的感情,就会使人物形象失之于单一、肤浅,这也是其创作常常被批评为缺乏“深度”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变化,琼瑶笔下的婚恋悲剧和女性形象似乎也渐渐“落伍”了。越来越多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开始用现实主义的态度抨击消费社会对爱情生活的异化和摧残,比如亦舒的小说也有“浪漫主义”,但已完全消解了琼瑶的幻想和梦。这也是为什么当下《玫瑰的故事》《我的前半生》等影视剧会异军突起,而“琼瑶剧”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离开了观众的视野。

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琼瑶”并不应该得到过于简单的评判。

回顾琼瑶作品,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其中很少有纯粹的“恶人”。这是因为,不管琼瑶笔下的故事如何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她仍然愿意相信人性之“善”。那些常常在短视频里被调侃为“渣男”“渣女”的琼瑶剧人物,放在今天的“大女主剧”“宫斗戏”里,恐怕活不过第一集。他们都太单纯,太简单,有时候活得像一个孩子一样纯真,会从嘴里说出充满童趣的告白。

这可能就是琼瑶在心中设计的理想世界——人生是美好的,人类是高尚的,主人公或许会经受磨难和考验,但随之而来的爱情和人生会放射出更为夺目的光彩。正如琼瑶所言,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

想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当然不容易,但琼瑶勇敢去追求“爱”和“善”的姿态,仍然会留在很多读者和观众的心中,对许多存在精神困惑和迷惘的年轻人来说,也不无启发意义。

在那些一起追琼瑶剧的日子里,琼瑶用充满幻想的境界、浪漫热烈的情调,融合一个感人至深的爱的故事,为许多读者、观众编织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梦”。不管时代如何变化,“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个琼瑶穷其一生想要回答的问题,仍然会是直击心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