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伪战争片的启示

◎冯新平

在全球战火未熄、动荡不安之际,创作《美国内战》这样一部电影,无疑是勇敢的。而该片导演亚历克斯·加兰历来不畏惧叙事挑战,无论是通过《男人》探索女性在邪恶男性包围下的创伤经历,还是在《机械姬》中与人工智能展开诚实又引人入胜的交互,他的表现皆可圈可点。

这一次,加兰再次涉足未知领域,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动荡时代中的艰巨任务。在他精心构想的近未来世界中,暴力冲突的序幕由加利福尼亚州和德克萨斯州拉开:这两个州组建了一支名为“西部力量”的军队,怀揣着推翻华盛顿特区的目标,要去终结一个专制总统的统治。

观众由此进入一个内战的世界,但战争起因却始终笼罩在迷雾之中。这既是电影的一大特色,也是其潜在不足。这种留白赋予了观众想象空间,允许观众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填补空白——由于美国分裂成三个交战派别的原因不明,它几乎可以容纳和支撑起任何意识形态和理论。正是这种模糊性赋予了故事极高的灵活性,使你无论对美国政治了解到何种程度,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鸣。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当观者深入探索这场冲突背后的逻辑,并尝试将其与美国当前的政治环境相比较时,这场内战发生的可能性似乎就不那么大了。

然而,电影巧妙地绕过了这一潜在问题,因为其核心并不是探讨州际冲突,而是讲一群记者前往华盛顿特区的冒险之旅。战地摄影师李·史密斯(克斯汀·邓斯特饰)与她的搭档乔尔(瓦格纳·马拉饰)策划采访那位长期未在公众视野中露面的美国总统。于记者而言,这不仅是一个能够见证并记录历史的难得机会,更是一个深入探究那位似乎正将国家推向战争的关键人物内心世界的契机。而就在踏上这段充满挑战的旅程之初,他们遇到两位同行——经验丰富的老牌记者萨米(斯蒂芬·亨德森饰)和怀揣理想的年轻摄影记者杰西(卡莉·史派妮饰)。

为了抓住这次采访机会,四人组必须穿越800多英里,抵达华盛顿特区。此时,这条路上险象环生,他们不仅要经过活跃的战区,还需面对各州民兵或其他武装力量。每一步都充满未知与危险,但为了真相和使命,他们依然勇往直前。最终,他们抵达了目的地,但每个人的心境和出发时相比都已截然不同。一路上,他们耳闻目睹的桩桩件件都远远超出了想象。当一个人的工作是亲眼见证并记录下自己曾经深信不疑的一切在经历毁灭时,那种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是难以言表的。

演员们的精湛表演为《美国内战》注入了强烈的动荡氛围和愤怒情绪。身为经验丰富的战地记者,李·史密斯见证过人类残酷无情的种种暴行。邓斯特的精湛演技赋予这一角色以深度和独特性:她那种“我已阅尽世间沧桑”的神情,使观众深信对于暴力,她早已心生麻木。而当她目睹自己的国家正陷入与她在海外所见过的相似冲突时,其绝望之情溢于言表。整场表演层次丰富,情感饱满。在某一紧张刺激的瞬间,李凭借她的战地经验和敏锐判断,成功带领毫无经验的同伴杰西逃离森林中分裂主义者的威胁;而面对一队秘密现役人员突然对行进中的军队开火时,李却罕见地展现出恐惧,用身体的微微颤抖暗示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同时,邓斯特尤为出色地捕捉到李内心的愤世嫉俗和心灵破碎的细微情感。特别是当杰西尖锐地质问李“如果我中枪了,你会拍下来吗”时,邓斯特以决绝的言辞配合她冷漠的脸庞,将一个长期在新闻战场上摸爬滚打、早已对乐观失去信心的记者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马拉饰演的乔尔,不仅在暴力场面中激情四溢,更对直面死亡表现出热衷,将危险视为生活的调味品。然而,在与杰西·普莱蒙饰演的偏执士兵发生冲突后,他展现出了令人痛心的悲伤与绝望。马拉对这种情绪的急剧转变进行了出色的诠释,其真实感与亨德森所塑造的退伍军人的表现可谓平分秋色。

影片中,杰西是李的崇拜者,她希望证明自己,并成为李的工作伙伴。一路同行,两人的关系复杂、微妙且多变——她们既是潜在的导师与接班人,代表着职业领域的过去与未来、传承与革新,又是并肩作战的盟友,为共同的目标携手并进。影片巧妙地通过这对关系构建了低调而压抑的紧张氛围。这种内在的张力甚至超越了全国性的冲突,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正是在这组关系中,我们看到了战地记者的光荣与梦想,痛苦与无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他们无力阻止悲剧的发生,只能用镜头记录一切,向外界传递真相。他们充满激情的报道,不仅揭示了人类在面对注定失败的命运时的无力感,也反映了历史的循环往复和人类蠢行的反复上演。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美国内战的电影,倒不如将其解读为一个关于记者的故事。国家正在崩溃的边缘,记者们却依旧坚守岗位,追寻真相,即使这意味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指出,近年来,包括《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因其处理新闻的方式而受到批评。而当这些媒体记者被质询时,他们常常回应说,自己的唯一职责就是讲述事实。其实,电影借助虚构的内战也提出了这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作为讲述者,我们的最高职责是客观地陈述事实,还是选择站在某一立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