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菜一段情滋养一方百姓

“笋鲞”是安岱后人打开记忆阀门的一把钥匙,寻着踪迹把时间拨回,记忆里的故事瞬间复活,承载着土地革命时期军民融合,创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深刻记忆和安岱后村民对红军挺进师的念想。

1935年5月,经过千里转战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松阳,立足松阳玉岩、安民、枫坪等地,开辟浙江游击区和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时常长途奔袭、连续作战,自备干粮以便随时转战成为常态。

安岱后人均拥有山地50余亩,全村毛竹山达600余亩,是盛产竹笋的好地方,所产竹笋鲜嫩甜脆,但由于新鲜竹笋极易腐坏,村民们自古就有把竹笋“三蒸三晒”制作成笋鲞的传统,这样既能长时间保存,又方便食用携带。松阳人有吃乌饭的习俗,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乌饭日”,乌饭是用柴灰汁煮的米饭,香糯可口,男女老幼都很喜欢。在斗潭、丁坑、枫坪等村还把余下的乌饭晒成“乌饭干”,留待日后食用。特委书记黄富武、工作团团长杨干凡为解决主力部队的后勤所需,就与当地“青帮”(农军)首领陈凤生、陈丹山、卢子敬等人在安岱后商量解决办法,“笋鲞配饭干”很快就成了红军战士外出游击的随身粮食,陪伴红军挺进师奋力抗争,是名副其实的“红军菜”。

一座青山、一弯清水、一种味道。安民百姓家家户户的家常菜“笋鲞”隐藏着这么一段革命故事,背后包含着浙西南人们对红军挺进师的爱意与期待。或许,这也是安岱后人不断奋力前行的一剂良药。

今年,安民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围绕竹笋,用“土味儿”装载“乡愁”,做深“土特产+”文章,安民生态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正德和食品有限公司升级笋鲞2.0版本,开发了笋鲞肉酱产品,产品以优质五花肉和笋鲞为主,搭配葱姜蒜、料酒等调料加工而成。新升级的笋鲞产品“开罐即食”,不仅吃起来方便,同时在口感上咸香而富有层次,捕获了不少人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电商直播+品牌网店+短视频+推文”在网络平台宣传引人气,通过产品进商超、民宿、工坊、网红店,延伸销售网络。笋鲞肉酱已在松阳供销超市、明清古街、榔树山房、屿山空等10余家店铺和民宿布展销售,不到4个月时间订单量达15000余罐。笋鲞肉酱还先后获评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浙派好礼”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特产生活板块铜奖等奖项。

安民乡积极打响“笋”产品金招牌,谋划笋产品深加工和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年初招募共富合伙人在苏马坪成立笋加工共富工坊,现已制作笋干、笋衣和白笋等2万多斤。其中,安岱后村农户晒制的600多斤笋鲞均被收购,村民累计增收达3万余元。同时,借力安岱后中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探索安岱后与苏马坪跨村联建共富合作路径,提升共富工坊,努力将“小山货”做成“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