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是台灣國際化最好的翅膀

图为医院门诊候诊处。 联合报资料照片

前两个月在一次演讲中,向台下的同业做了一个简单调查。我问做国际医疗工作经验超过五年的请举手,结果台下四十多人只有不到十人举手!我自己做了八年,说真的过去几年遇到的很多困难,也令我多次想打退堂鼓,看来同业碰到的问题都差不多!

「国际医疗」是医学中心评鉴的五大任务之一,「国际医疗中心」是各家医学中心不得不设置的单位,但是因为国际病人的医疗收入对医院整体营收的挹注占比很小,所以国际医疗部门不容易在医院中有影响力。业绩占比小影响到很多事,包含领导层对国际医疗人力与物力的配置,连因应服务有关的资讯系统都可能无法上排程修改。

既然无法对有形的收入贡献太多,那就要想方设法在无形的品牌价值上发挥巨大效益。如果宣传成功,对内可以扩大影响力,对外也可以吸引国外的病人来就医,恰恰也可弥补台湾医疗在国际上所缺乏的知名度。

这样说起来,一个国际医疗中心,撇开要配合卫福部和国合会的专案,单就自费医疗这块,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美国的医院给予在国际医疗部门服务人才的专业名称是Health Services Coordinator(健康服务协调员)。除了把病治好,面对国际病人市场,我认为「速度及效率」是关键。

为协助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手术回家,我们从病人出发前就开始客制化专属的医疗计划,国际医疗中心的同仁,需要非常熟悉医院的运作和报价。我常跟组里的同事说,不可以只做自己的事,一定要横向联系和广结善缘,除了各科的医师,更需多认识其他部门同事,才能提高行政效率及做好服务。

除了熟悉院内的人事和流程之外,优秀的语言能力(或寻找合宜的翻译人员),快速的学习能力以及熟悉国际礼仪,都是健康服务协调员的必备条件。因为前来寻求协助的国际病人,涵盖各种疾病,唯有即时找到资源,才能协助病人解决问题。最后,往外开发新市场到深耕国家,针对各地的需求,也要懂得因地制宜地去整合政府和民间资源。

重点是,上述的这些条件,真的需要在各相关产业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有一定的成熟度之后,才能胜任。如果没有来自医院高层的支持,及对国际医疗工作的热忱与理想,真的很难走到今天!

中南部医院评鉴在即,呼吁同业坚守岗位,更呼吁卫福部和医院高层正视与珍惜国际医疗人才,因为医疗是台湾国际化最好的翅膀,医疗是让世界看到台湾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