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政大学生的心声--被双重标准扼杀的交换学生
Chiayu Hsiao
缴交低廉的校内学费,一圆出国短期留学之梦,是时下最盛行的制度─交换学生。然而,我的学校,也是国内推动交换学生制度最不遗余力的学校之一─政治大学,却对着交换学生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出国,是奖励;回国,却是惩罚。
学校积极签订遍及各大州的姊妹校,透过制度选送学生出国,甚至还能申请数万到数十万的出国奖学金,条件优惠,申请容易,令许多学子趋之若鹜,此乃奖励。然而,回国之后,却有着一连串的处罚机制。
首先,是国外学分的不公平对待。国外大学所选的学分学校往往不给与公平的认定,自以为学校的课程才让学生有所学有所获,却忽略交换学生出国的学业负担其实远高于国内。不仅未给予应有的抵免标准,仍坚持以十八小时同等一学分的时数转换,又忽略外国学生没有学分的实习课程等,让学生的辛苦未能在成绩单上留下应有的记录。
其次,是选课机制的责罚。由于政大规定,需填选每学期的教学问卷调查,才能在下个学期选课时得到选课点数。姑且不批评制式化又意义浅薄的教学问卷调查,对于交换学生而言,因为未在国内修课,因此没有资格填写问卷,便白白损失每个科目一千点的选课点数,造成下学期的选课失利,岂有公平性可言?学校可以采取交换学生写心得换点数等配套措施,而不是坐视不管,只会把人送出去,回来后却束手无策。
最后,是被迫延毕的窘境。虽然有些学生选择出国的前提就是延毕,但也有学生希望准时毕业。然而,国外课程少有与国内完全相同的必修课程,承认与否,却又靠着各系所的助教与系主任判断,每个系所有各自的标准,但相同的却是常常近乎严苛。学生无法准时毕业,许多计划都会被打乱。像是无法衔接研究所或就业时间,而有长达半年的闲置期等,在履历表上也难以交代这段空白,相信不是学校与学生所乐见的。
总而言之,虽然每年出国的交换学生人数持续攀升,在许多有缺陷的制度下,却牺牲了众多交换学生的权利。希望各大学都能好好审视这些制度与标准,保障交换学生身为学生的基本权益。
●作者Chiayu Hsiao,政治大学财务管理双主修新闻系四年级,两度担任外交部国际青年大使,出访美国与邦交国,也曾远赴美国华府最大官方媒体集团实习近半年与担任过政治大学的学生大使。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