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想要改变「中东权力平衡」 CNN盘点2次历史教训:会后悔
▲以色列对黎巴嫩贝鲁特南部发动猛烈空袭。(图/路透)
记者吴美依/综合报导
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28日宣布,击毙真主党领袖纳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是朝向改变「未来几年的区域权力平衡」迈出一步。但CNN点出2大历史教训指出,完全的胜利难以捉摸,那些得偿所愿的人也往往会后悔。
9月17日以来,以色列对真主党展开一次次打击。首先是呼叫器与对讲机爆炸,接着空袭贝鲁特、击杀高阶指挥官阿基尔(Ibrahim Aqil),最后在27日的爆炸中杀死纳斯拉勒,真主党高层几乎全灭。
不过,CNN战地记者韦德曼(Ben Wedeman)认为,尽管以色列领袖看到中东权力重组的机会,并且认为真主党遭受致命伤害,但完全的胜利难以捉摸,得偿所愿的人也往往感到后悔。针对那些对黎巴嫩、乃至于整个中东地区的结构变化抱有野心的领导人而言,近代史就能看到惨痛的教训。
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旨在摧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下称巴解)、在贝鲁特建立基督教政府、把叙利亚部队赶出该国,结果3个目标都失败了。
▲真主党领袖纳斯拉勒(Sayyed Hassan Nasrallah)已遭以色列击杀。(图/路透)
尽管在美国的介入及斡旋之下,黎巴嫩的巴解成员被迫流亡,该国一度与以色列签订促进正常关系的协议,但最终亲以政府倒台,并且再次陷入内战。不仅如此,1987年加萨还爆发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First Intifada),并且蔓延至约旦河西岸,如今巴勒斯坦人依然坚决反对以色列。
韦德曼认为,也许1982年以色列入侵,最重要的结果就是真主党的诞生。这个激进武装组织无情发动游击战,迫使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这是阿拉伯军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成功把以色列从阿拉伯土地上赶走。
事实证明,在伊朗的大力协助下,新兴的真主党比巴勒斯坦武装份子更具杀伤力也更有能力,不仅在2006年战争中与以色列持续战斗,直到情况陷入胶着,也在接下来几年日益壮大。尽管现今的真主党残破又混乱,而且显然被以色列情报机构渗透,但现在就想判定它的衰亡,显然言之过早。
▲韦德曼也举出美军在伊拉克的行动,作为其中一项历史教训。(图/路透)
此外,韦德曼也提出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的例子,形容这是「不受约束的狂妄自大」所带来的教训。尽管美军迅速进入巴格达、推翻海珊政府,但占领伊拉克却演变为一场宗派暴力的血腥屠杀。
他指出,美国赔上鲜血与财富,伊拉克人民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此举不仅没让伊朗及叙利亚的政权跟着倒台,反而让德黑兰影响力深入伊拉克政治体制核心。此外,盖达组织在阿富汗被美军粉碎后,却又在伊拉克的逊尼派政府重生,最终演变为叙利亚及伊拉克的伊斯兰国。
韦德曼坦言,如今的贝鲁特战火,让人想起时任美国国务卿莱斯(Condoleezza Rice)所说,人们目睹的所有流血与破坏,都是新中东诞生所带来的「阵痛」。但他认为,要当心那些承诺新黎明、新中东、新区域权力平衡的人们,「黎巴嫩是一切可能错误的缩影,这是一块会发生『意外后果』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