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始終缺人 應向外求援
台湾从来没有一种行业像医疗一样,始终处在「缺人」状态下。二○○三年SARS事件后,政府启动毕业后医师训练计划(PGY),也就是大约从那时起,开始出现所谓「内、外、妇、儿与急诊」五大皆空的窘境。经过一些努力,包括如加薪、修改医疗法使诉讼须先经调解程序等等,颓势稍见缓和,但并非就此太平无事,因为比如说,住院医师训练过程中应在第一线值班,却因人手不足,主治医师只好亲自上阵的情形,迄今仍十分普遍。
雪上加霜的是肆虐全球长达三年的新冠病毒。疫情过后,医疗缺人更加严重,除医师外,还波及其他职系,包括护理、药剂与检验等等。瘟疫直接威胁第一线医护的身心安全健康,不在话下,原本可算在后线的检验与药剂,也在让人措手不及的状态下被推上前哨,是疫情虽已缓和年余,但这些职系仍有旧人不留、新人不来现象的原因之一。
各医事职系中,除医师(含中医、牙医)考照率八成以上,护理也逾五成以外,其他职系则历年来都不曾超过三成。有人批评,就是这样的「教育失败」或「考官不食人间烟火」,才会导致职场缺人,但事实应非如此。因为全国卅多万有照护理师,实际执行护理工作者仅约六成,医院与诊所缺少药师,则是学制影响与社区连锁药局不断扩增所致。医事检验科毕业生,普受如今十分夯红的生技公司欢迎,工作条件比医疗机构还好。
整体来说,各级医疗机构虽然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在薪资与福利方面加码,政府也给了些补助,但缺人状况并未改善,许多床位空着无法使用,检查排程往后递延。虽然目前波及的,暂时还是轻中病症,但长此以往,人力若陷入「紧绷—离职—更紧绷」的恶性循环,急重难症的处置也难保不会受到影响。那么,若穷尽体制内办法无法因应,我们难道不能有更宽广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吗?
越战期间,美国医师奇缺,有大批台湾医师,仅通过简单鉴定,就到美国执业了。古巴虽是穷国,但医疗水准颇高,是一些拉美、南美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医师主力。近十年来,有些OECD国家,外籍医师比率已超过四成。德国东部许多医师移居高收入国家,就从东欧其他国家聘用医师。
上面这些案例说明了「穷则变,变则通」的普世适用原则。在台湾因为医疗总是强调公益,一直似乎具有一种不容轻侮的神圣性,但时代与价值观真的变了,医疗,就是一种职业,一种工作,从业人员如今在乎的,就是付出与报酬,不能再用道德光环绑架。工作条件如果本地人并不领情,则向外求援并非不可行。外籍看护工、营造工、渔捞工如此,医事人员,也可作如是观。
有关单位应该尽快研拟聘雇外籍医事人员的计划,不仅医师,其他职系也要提出在专业与法规上可以遵循的办法。不要等当医疗情境进入「迟滞」状态,就是一般疾患要等很久很久才看得到,紧急病症却错过了黄金处理时刻,发生憾事,再懊恼与后悔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