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世代:中國勞動人口的黑洞

2014年中国新生儿是1,687万人,但是开放二胎后的2015年新生儿却只有1,655万人。图为一名安徽合肥的妈妈,在2015年成为开放二胎后的受惠族群。 图/路透社

1950年代末期,中国在共产党的统治下经历了「大跃进」。1959年中国总人口约67207万人,到了1961年,总人口约65859万人,同年开始虽然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又称三年大饥荒),饿死千万名中国人,但之后中国的高生育率很快地又让总人口大幅攀升。

1962年底中国官方持续提倡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农村实施节育计划,1979年开始全省全面实施一胎化政策,只有少数农村和少数民族例外;到了1983年,中国官方提出「一胎上环,二胎绝育」的生育控制计划,于是中国的出生人口很快又受到控制,除了1987年的2500万新生儿成为最近30年来的最高纪录,此后中国新生儿再没超过这数量。

整体而言,中国的生育率在1963年以后快速下降,人口爆炸成长的压力大幅减轻,不过过往透过猛烈政策,强行实施在整个社会上,经过30多年,中国社会如今面临人口结构受到扭曲的结果反扑。

2015年的中国总人口是13.746亿人,其中男性人口是7.041亿人,女性却只有6.705亿人,总人口性别比是105.02对100.00,而新生儿人口性别比则是高达113.51对100.00,这种性别比率是全球最极端的现象,中国男性比女性多出至少3300万人。正常的情况下,性别比的正常值约座落在103左右,中国的113.51显示,中国家庭可能透过医学或不人道的方式,筛选了新生儿的性别取向;未来数年内,约3000万名中国男性可能极不容易找到异性伴侣。

资料来源/Trading Economics

自中国实施「一胎化」政策以来,买儿卖女和买妻的商业行为相当猖獗;也因为贩卖儿童和妇女有利可图,人口贩子甚至以「一条龙」的企业化方式经营。中国人口失衡的情况,短期内人口贩卖的犯罪行为恐怕难以抑制。

中国人口结构的问题也反映在劳动力项目上:一胎化政策以前,中国家庭平均至少4位小孩,一胎化以后,降至平均1.5位小孩以下,经过30年的时间递延,中国15-64岁的主要劳动力阶级人口比重,从历史高点一路下降,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劳动力的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从历史巅峰的约十亿劳动人口,长期走下坡,就算中国政府已经实施开放生育第二胎政策,中国新的年轻世代仍然无法弥补劳动力缺口,2050年以前劳动力最多维持7.5亿的水平,这对中国未来民间消费的扩张和劳动力市场都是较不利的警讯。中国官方自然也观察到,过低的出生率已对该国长远人口结构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于是在2015年底,一胎化政策步入历史,中国家庭终于可以生育第二胎了。

资料来源/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不过人类社会在不同世代的社会共识演变亦相当快速,当中国社会已经习惯了一胎的社会环境后,即便开放生育第二胎,也面临新家庭世代对生育的低意愿:毕竟新的家庭世代,夫妻本身很可能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背景,和从小就有手足的孩童们大不相同,加上相对于薪资的高房价与高物价,现在中国大部分年轻家庭都面临沉重的经济负担,生育一个小孩已经算不错了,更多的是连生都不想生。

2014年中国新生儿是1,687万人,但是开放二胎后的2015年新生儿只有1,655万人,中国官方显然高估了中国所有夫妇愿意生第二胎的意愿。女性生育意愿已经比1980年代下降许多,而且育龄女性人口也在下降,就算中国政府全面开放生育限制,中国新生儿也很难有惊人的成长。

生育政策是不可逆的,不是解禁了,人们就愿意生小孩;放眼全球许多已开发国家,虽然没有节育政策,但妇女的生育率也自然下降了,这是现代社会常见的现象。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资料来源/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

根据统计,1979年至今,中国至少有4亿位不幸的新生儿因一胎化政策,而无法来到世界上。违反一胎化政策的家庭,有些失去工作机会,有些则是赔偿高额罚款,甚至是被迫堕胎。例如,有超过3.24亿位中国妇女在第一胎后,被要求于体内装置宫内节育器(IUD),以避免再怀胎,如果拒绝,则有可面临子女无法进入公立学校、公务员失去公职、不能进行医疗保险等变相惩罚。

这些情况一直到2016年才解禁。中国官方为了配合开放第二胎,转为免费帮设置IUD的妇女们取出IUD的手术,让她们可以再生育,但是对于许多受到一胎化政策迫害或者已过生育年龄的中国家庭来说,长远的伤害恐怕是难以挽回的。事实上,再过个30年,看看劳动力缺口扩大和严重高龄化对中国社会与经济的负面影响有多大,或许更能体会,一胎化政策的负面影响不只存在那些受伤害的中国家庭,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也造成伤害。

对于许多受到一胎化政策迫害或者已过生育年龄的中国家庭来说,长远的伤害恐怕是难以挽回的。 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