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普通部、特需部、国际部和私立医院的区别

在我国,大部分人看病会选择公立医院,这也导致了公立医院,特别是大城市的三甲公立医院常常人满为患,很难挂号。

其实,除了公立医院的普通部,大家还可以选择人流量相对较少一些的特需部、国际部,而且还有私立医院,这些地方就不用担心人多拥挤、看病环境查等问题了。

一、普通部

顾名思义,公立医院普通部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为普通老百姓的就诊提供服务。就是大家最长去的医院部门。明显的特点就是拥挤、排队久、就诊时间短、住院是多人病房(没隐私)。普通住院一般是6人间、4人间为主,有些医院也有两人间,但一般很难被安排进去。

二、特需部

特需部起初主要是为了一些高级别的干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而区别于普通部的存在,在医院内会有一块区别于普通部的场地。它更像是一个院中院,包含了这家医院大部分的科室,再这样的一个场地内为患者进行看诊。

2000年左右,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富裕阶层对就医环境、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特需部也开始向全体患者开放。

特需部的就医环境非常好,可以跟医生一对一私密聊天,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看病的医生都是所在专科的专家,有专人全程陪同。

可以提前电话预约(专人接听),按照约定的时间去了直接看,就医的患者比较少。可以跟医生有充足的时间交流。环境比较好,有杂志、音乐、饮水等。

由于医疗资源的稀缺性和客户少的因素,在特需部,可以更快安排治疗或手术,减少患者的疼痛时间和疾病风险。

由于社保报销考核的要求,很多医生在普通部用药时不仅要考虑病人的病情,还要考虑自己怎样才能不被扣钱,而在特需部它们只需要考虑怎么治病,怎样对病人最有利,一心治病即可。

三、国际部

有些医院把国际部病房和特需部病房放在一起,比较完善的国际部也有自己的国际部病房。国际部最初是针对外籍人士提供医疗服务的场地。

如果简单拿酒店相比,普通部相当于普通宾馆,特需部相当于星级宾馆,国际部就像是五星级宾馆。

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外企及外籍人士进入中国内地,它们对医疗品质和语言交流的要求远高于普通中国民众。

于是八九十年代,大型三甲医院纷纷开设国际部,满足外籍人士就医需求。

2000年前后,国际部同特需部一样,基本向全体患者开放,以满足富裕阶层对就医品质的要求。

在特需部和国际部看病,房间人少,环境的配置方便家属和病人休息(没有大病房那么吵),也方便接待客人和亲友看望。

由于医疗资源的稀缺性和客户少的因素,在国际部,可以更快安排治疗或手术,减少患者的疼痛时间和疾病风险。

由于社保报销考核的要求,很多医生在普通部用药时不仅要考虑病人的病情,还要考虑自己怎样才能不被扣钱,而在国际部它们只需要考虑怎么治病,怎样对病人最有利,一心治病即可。

四、私立医院

私立医院的特点就是就医体验和就医速度。

体验感好,人会舒服一些,速度快,能及时解决问题(毕竟我们想看公立医院的专家,有时候也需要预约一两个周)

有的私立医院的医生是轮值的,有的是全职医生,它们的知名医学院校的学历和它们曾经在公立医院的多年执业经验,从侧面可以证明他们的专业水平。

很多医生现在是在各个医院轮值,如果在公立医院普通部,你只能跟他说5-10分钟,但是要排队很久。

如果在特需部、国际部或者私立医院,你可以跟他聊一两个小时,他有时间把你关心的问题、疾病的病理讲给你听,也可以一条一条的告诉你要注意什么。

举个例子:

老张去协和医院看病,安排了手术,王神医告知要1个月以后才能手术。

老张慌了,一个月之后会不会轻症拖成重症?

王神医告诉老张:“手术排期都满了,你想要快就去医院的特需部挂号,到那里治。差别就是费用贵点,一周内可以手术,你放心,手术我来做”

“你想要更快,就要一家私立医院去,费用更高,好处是明天就可以安排手术,手术还是我来做”

现实也是这样,很多时间我们看的可能是同一个专业医生,因为在不同的医疗部门挂号的,而获得的待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