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向中印边境地区增兵20万 印媒发现:不好了

(原标题:印度中印边境地区增兵20万,印媒发现:不好……)

据《印度防务新闻》网站8月14日报道,寒冬将至,部署在中印边境地区印军必须储备过冬物资了。

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曾写道,混乱与秩序之间的界线在于后勤。这个观察对今天的印度非常重要。由于印度和中国在所谓的拉达克地区的对峙没有降级,印度军队现在面临着向在那里部署的近20万士兵和支援人员提供重要物资的挑战

印度陆军在高海拔地区运输物资

8月11日,印度国防总参谋长毕平·拉瓦特(Bipin Rawat)向印度议会委员会表示,印度军方已准备在实际控制线附近进行越冬部署。

没有其他国家的军队曾在如此高的海拔上部署如此多的士兵,而总部位于列城的XIV军团每年都会进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冬季补给演习。印度陆军每年花费巨资让士兵驻扎在从15,000英尺到18,000英尺的高原上,具体的费用是保密的。

XIV军团前后勤主管,退休的少将Amrit Pal Singh说,通常在冬天来临之前的10月份就需要运输和储存约20万吨的物资,然后所谓拉达克地区就会与世隔绝。这些物资称为高级冬季储备(ASW),可支持部队约六个月。他说:“但是,如果有额外的人员部署,则至少需要使后勤物资增加一倍。”

印度陆军有一定的高原作战经验

所谓拉达克地区通过Manali-Leh公路和Jammu-Srinagar-Kargil-Leh公路相连。在冬季(10月至次年3月)这些公路的山口均不开放。因此在4月至9月的窗口中,印度陆军每天需要派出约100辆卡车运送粮食,工程和医疗用品,武器弹药和装备,衣物和车辆。大约有80种供士兵使用的物资,其中包括大量的煤油,柴油和汽油,它们为车辆提供燃料。

辛格说,每年到现在这个时候,大约已经运输了10万吨的物资。他补充说:“但我们仍然需要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运送近30万吨物资。” “在最佳情况下,如果我们每天使用400辆卡车,我们可以通过公路运送4,000吨。但是每天道路的运输能力高峰只能维持数小时。”他还指出,列城只是第一站。在那里,印度陆军需要为卡车乘员和支援人员提供过夜的住所。并非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空运,重型材料必须走公路。尽管Zoji-la和Rohtang是主要通道,但从那里通过的道路更加艰难。路线上还有另外两个山口-巴拉拉恰(Baralacha La)和唐郎(Thanglang La)-它们的海拔比Rohtang高。

前印度北方陆军司令部已退役的D.S. Hooda中将表示,高等级冬季备战通常是计划周密的行动,但在部署了更多军队后,问题不仅在于运输,还在于采购和供应。例如,陆军将需要预制掩体,能容纳20名士兵。他说:“住房必须在冬天之前进行采购,运输和建造。” “冬天几乎不可能进行任何施工。掩体的建设计划通常需要两个季度。现在我们已经决定在这些高度上驻军,因此需要加快建设流程。现在留给我们的窗口期已经很短,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印度空军的C-17运输机

据报道,印度陆军正通过其在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使馆的武官寻找保暖衣服和雪地帐篷的制造商。此外,印度陆军还要求军械厂董事会加快交付极寒气候(ECC)服装的速度。

军事观察家说,随着温度下降到零下40摄氏度,驻守的士兵必须奋斗。士兵们必须与三个要素作战:天气,他的健康,当然还有越过边界的敌人。中国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更方便的西藏地形,可以持续从纵深地区动员人员。但是,在青藏高原上维持一名士兵所需的费用是在平原地区的四倍。

有印军的在职军官说:“除温度外,加勒万,戈格拉和温泉的冷风造成的破坏最大。”他补充说,正是极端的严寒和低含氧量需要对上次丧生的20人中大部分负责。加勒万(Galwan)冲突发生在6月15日。

印度军事计划人员说,跨越整个冬季的“对等部署”将使印度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进行对等部署,那么印军所有的预期计划都会失败。”辛格说:“用于其他领域能力建设的资金和物资将被转移到所谓拉达克地区。”他补充说,印度应该进行威慑部署,而不是对等部署。这意味着将部队撤回,并将他们部署在与敌方脆弱地区相对的地方。“他说,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中国军队甚至都可能不会移动到加勒万或德尚等地。他说:“现在,我们只能被动地坚守。” “由于是被动的,就需要付出成本。我们失去了积极主动的机会。由于没有山地部队,印度军队缺少进攻的能力。”Hooda说:“大规模的部署,在整个冬季在这些高度上维持3个师级别的力量,将产生巨大的成本。如果情况没有改善,部署将持续到明年。”

军事思想家们似乎相信拿破仑的名言:“业余人士讨论战术;专业人士讨论后勤。”

相关推荐:

胡锡进:如果今天世界第二不是中国是印度,美国也会翻脸

8月15日,@胡锡进 在微博发文谈及中美关系时称,在当前中美斗争大环境下,华盛顿希望离间中国社会图谋不会得逞,如果今天处在世界第二位置的不是中国,而是印度,美国也会同样翻脸。谈及体制对比时,@胡锡进 认为,今天美国体制暴露出更多的弱点,因为它的自我纠错能力严重弱化,但中国的体制在不断进行真实的内在努力。

@胡锡进 微博全文如下:

环球网做了一个线上调查,问题之一是:“美方集中火力攻击中国共产党,目的是什么?”结果是有96%的投票者投了“挑拨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破坏中国团结”以及“有利于开展对华新冷战的动员,给美国对中国的打压贴上‘反共’意识形态标签”这两个选项。而投“是为中国人民好”的不到2%。

网上投票一般来说没有线下投票的准确率高,偏差率要大于随机的街访、入户调查等。但即使这样,对上述两个回答的选择率也是非常高的,反映了在当前中美斗争大环境下人们对党和政府的支持。华盛顿希望离间中国社会的图谋也不会得逞。

对中美关系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存在各种看法。但是美国执政的政治精英群体不接受中国崛起是最大原因之一,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无论我们可以对过去做多少总结,但未来已经很清楚了,中美之间的这场斗争会相当漫长,中国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考验。

事实上,为了承受住这场大考,中国社会除了坚定地跟共产党走,保持政治上的高度团结,别无选择。中国无论是不是共产党领导,它崛起到今天的位置,来自美国的战略遏制都会发生。1972年时中美政治分歧比今天大得多,但尼克松总统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今天开放得多的中国却成为了美国的打压对象,如果今天处在世界第二位置的不是中国,而是印度,美国也会同样翻脸。

因为是共产党领导,中国有了很强的承压和经打能力,美国搞中国的难度非常大。人民币兑美元到现在还是7:1左右(最近几天是大约6.94:1),就是中国有着强大韧性的重要标志。

这场疫情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可比性,中国稳扎稳打,牢牢控制了局面,美国的疫情却完全失去控制,造成重大损失。这在一定程度重置了中美竞争场景。

中共作为庞大的组织,自身必然也面临不少挑战,党建永远在路上。不过中共面对美国战略打压领导国家开展战略大周旋已经显出初步效果,消耗了美方的锐气和嚣张气焰。中共显示出领导中华民族应对根本性挑战的强大能力,这为中国平稳度过这个特殊时期提供了希望和保障。

我们生活在中国,看到这个国家的种种问题。我们的政治体制有大量理论上的优点,但说实话,它们没有全都发挥出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断困扰我们。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揭露它们,尽最大努力消除它们,这是咱们中国人的一份集体进取心。我们要紧巴巴地前行,知道自己随时都面临着改革、兴利除弊的任务,这么大个国家,让它不断进步的确是不轻松的事情。

与此同时要看到,全世界的政治体制没有一个是完美的,能够实现其理论上的全部长处。美式民主体制同样有大量理论上的优点,但它们从来没有全部兑现过。在上个世纪,它的那些长处在冷战时期一度发挥得相对比较多,而苏联的体制陷入了僵化,应有的改革没有跟上,后来又乱改革,导致失控,所以美国赢了。

今天美国体制暴露出更多的弱点,那个国家的自我纠错能力严重弱化了。比如这一次抗疫,美国显然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但是美国政府一味坚持错误路线,完全没有能力和意愿做出调整。另外选举本来应该促成两党治国韬略的积极竞争,但是选举却成为固化乃至强化错误选择的过程,而且不断加剧社会分裂。一个理论上良好的民主体制被严重打了折扣,它的实际效率相当低。

老胡在想,每一个体制都有其对外宣示的理想状态,但实际上都做不到。一个体制的相对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现实表现能在多大程度上把它理论上的优势发挥出来。当下中美对比,我认为中国体制实际忠实于其所强调的“为人民服务”“振兴中华”等各项使命的程度明显高于美国体制实际做到的对它所宣示的各项政治宗旨的忠诚。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体制不断进行真实的内在努力,提高这一忠诚度,而美国体制的这种忠诚至少目前被政党利益越来越深刻地分割了,情况能否扭转令人悲观。

所以大家看看,中国总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和不满,但是很多人在提出意见的时候对这些意见可能会受到注意、带来触动怀抱希望。不能不说,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对影响治理的期待相当高。大家一方面批评政府,一方面在遇到集体性的重大困难和挑战时,首先想到的还是政府,而且对政府带领大家克服这些难题抱有总体上的希望和信心。

其实大多数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国家应当做另一种政治选择。跟着共产党走,解决我们面临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是我们的生活逐渐变得越来越好的一种有很大确定性的方式。蓬佩奥那些人不断攻击中共,那是不怀好意的,是他们与中国开展斗争的手段,大多数中国人看得懂这一点。

展望未来,中共会因为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并且在形势的倒逼以及中国舆论的激励下越做越好,而美国的政治力量能否在那个国家不断极化的政治氛围中保持真正的理想,把为民众和为国家服务真正放到追逐政治私利的前头是令人怀疑的。当然了,这是长期的竞争,中国的执政党一刻都不能松懈,带领这个基础薄弱的国家走向现代化,注定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