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裡碎裂的513歷史:《五月雪》與它的大馬悲情華人視角
马来西亚导演张吉安的作品《五月雪》入围金马多个奖项,从受难者家属的视角来处理马来西亚华人对「五一三」族群冲突事件的记忆。图为《五月雪》海报(中),以及当时1969年5月17日——五一三事件事发四天后——一位士兵在执行宵禁的吉隆坡华人区执勤,看守消防队扑灭大火。 图/美联社、《五月雪》海报
「《五月雪》的五一三」 和「 现实中的五一三」
马来西亚元素的电影在近几届的金马奖来势汹汹。张吉安继2020年《南巫》获得金马「最佳新导演」奖项之后,今年又以《五月雪》再度进军金马并荣获九个入围奖项。因电影的主题敢于触碰一段敏感的历史事件,加上上一部作品《南巫》新颖的魔幻现实主义叙事令人眼前一亮,让不少马来西亚人对张吉安的这部新作抱以期待。
《五月雪》专注从受难者家属的视角来处理马来西亚华人对「五一三」事件的记忆。1969年5月10日马来西亚第三届全国大选中,领导国家独立的「联盟」(Alliance,1973年后重组为「国阵」)」遇到了史上最重大的挫败:联盟首次在国会下议院丢失拥有修宪权力的「绝对优势」议席、丢失了槟城与吉兰丹州政权,在雪兰莪与霹雳也没有获得过半的州议席。
选举结束后连两日,反对党的支持者在吉隆坡举办盛大的街头游行,为他们在选举中获得突破性成就庆祝。巫统党内的年轻人认为反对党的游行充满浓郁的挑衅意涵,决定将在13日也举办游行反制。当日傍晚的游行之前,突然传出马来人在首都吉隆坡东北部的文良港(Setapak)遭到华人袭击;同样也在文良港,有华人目击者见到马来人开始「排华」。这一夜以后,国家彻底被改变。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本片没有将讨论拔升到「转型正义」中经常谈到的弥合历史伤痕的深度。本片在讨论这一起事件中其实没有呈现出整体复杂的面貌,只是一部有偏颇的、悲情华人视角的「五一三」叙事。
1969年5月15日——五一三族群冲突事发两天后——的吉隆坡街道。 图/美联社
▌《五月雪》的五一三
《五月雪》近两个小时的剧情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导演以类似《南巫》魔幻现实主义的处理手法,以女主角「阿英」1969年的童年记忆穿插马来寓言的方式诠释「五一三」事件的发生;第二部分则以半纪实的方式,讲述2019年婚后的阿英不顾丈夫的反对,到乱葬岗祭拜在「五一三」事件中遇难的父亲和胞弟的故事。当导演只选择将一对华人母女的故事作为牵涉多元族群、所有事件受难者家属的缩影时,本片很可能只能呈现悲情华人视角的「五一三」叙事。
何谓「悲情华人视角」?纵观整部电影其实不难发现,导演将马来西亚的马来人与华人关系、男人与女人关系简化成「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关系。片中有许多潜藏着这种权力不对等的意象:片中华人角色与「马来官员」的对话都是毕恭毕敬、甚至带有点要求对方乞怜自己的态度,尤其在第一部分安排一个马来官员派发「蓝登记」(身分证)和询问戏台有无申请准证时,以及第二部分马来官员要求拆掉搭建在乱葬岗上的戏台这两幕。
除了上述直接演出来的,如果熟悉大马国情的观众,还能读出许多导演安插的隐喻。譬如可能象征着华人祭拜马来土地神的「拿督公」就贯穿全片;片中不断想要传达「蓝登记」难以获得;华人嫁给马来权贵,并且透过离婚脱教后可以不顾清真教律的对白;甚至在最后乱葬岗的时候,巧妙顺应旁边推土机与清真寺广播声的画面等。甚至是贯穿全电影的《窦娥冤》,呈现一个受害者有待上天与政府平反冤情,都在呈现两个族群之间权力不对等的关系。
这其中,又以阿英母女的「娘惹」身分认同最有意思。「娘惹」与「峇峇」是马来西亚土生华人群体中女性与男性的称谓。随着土生华人在马来半岛定居日久,这一群体已经衍生出自己的文化习俗与参杂马来文与闽南语的用语。所以导演似乎想要将「娘惹」设计成为一个在华人与马来人之间「里外不是人」,同时又受到华人传统父权压迫的「双重被压迫者」角色。这一段尤其反映在阿英在国民学校(俗称「马来校」)里被同学欺负,但是回到家又不被父亲同情的情节;阿英父亲对待母女的口吻,以及第二部分阿英的丈夫羞辱想要到吉隆坡乱葬岗祭拜「五一三」事件亡者的态度。
图/《五月雪》影片截图
而不敢恭维的一点则是导演诠释关于暴动发生的缘由,导演以《马来纪年》中有名的明朝皇帝喝马六甲苏丹洗脚水的桥段,以及由时任首相东姑监制的电影、关于讲述马来古典文学里头「狼牙国王」残暴故事的《狼牙国王》来暗喻。
《马来纪年》的故事在这场暴动中有什么意涵呢?明朝皇帝(可能代表「华人」的意象)得罪了某人而被下「降头」得了痲疯病,需要喝马六甲苏丹(可能作为「马来人」的意象)的洗脚水才能「解降」。这又可以回到马来人与华人权力关系来解读:若想要从这一段《马来纪年》的故事来呼应「五一三」事件,想要传达的或许是尽管马六甲苏丹没有硬碰中国皇帝的实力,但是马六甲苏丹有其他手段迫使不顺应他意思的人以屈辱的方式顺服。而在片中呈现《狼牙国王》的故事,即「狼牙国王」为了满足吃人血料理的欲望,而滥杀无辜臣民,或许就是在暗示某些领导人为了满足私欲而残暴不堪。
在这部电影里,马来人和华人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被脸谱化、对于五一三事件的解读也是去脉络化,用一个正邪黑白分明的视角来诉说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故事。尽管导演表示电影以受难者家属的遭遇为故事的主轴,但本片多少还是需要解释「五一三」事件的来龙去脉,否则在去历史脉络的情况下,讲述一个华人在马来西亚当地被压迫与排挤的叙事,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状况(不少华人其实也在巫统掌权下致富与实现阶级跃升),也忽略了剖解历史真相的复杂性与回应和解的难题。
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在这场暴动中共有196人死亡,其中有143人为华裔、25人为马来裔、13人为印度裔、15人为其他族裔。虽然华裔死亡人数远超其他族群,但无可否认的是其他族群也有死难者;2020年以「五一三」事件为题的口述史《在伤口上重生》中也有幸存者的证词是关于华人私会党徒出动屠杀马来人的故事。
1969年5月17日——五一三族群冲突事发四天后——一位士兵在执行宵禁的吉隆坡华人区执勤,看守消防队扑灭大火。 图/美联社
图/《五月雪》电影剧照
▌现实中未解的五一三
关于「五一三」事件真相的追溯和讨论长期以来被官方所压制,历史课本中的叙事也是轻描淡写。尽管当时「国家行动理事会」公布了官方报告为事件定调,但是政府至今不对涉及1969年「五一三」事件的官方档案进行解密。加上官方披露的伤亡情况与民间记忆不符,导致很多人尤其是华社普遍相信还有一些事件的真相还未被披露。
这样的情况也造就了不同族群的记忆政治流传不同的说法:关于当年造成马来人与华人紧张情绪的缘由,马来人普遍认为是4月25日巫统党员在槟城日落洞被杀害的事件;而华人则认为是5月4日劳工党党员林顺成被警方射杀。对于13日当日暴动的记忆,两个族群也有各自的版本:马来社群的印象是选举后在野党支持者去挑衅支持执政党的马来人所引发的,他们的惨痛记忆是联邦戏院马来人被杀害的故事;而华人社群流传的则是《五月雪》电影所描绘的大华戏院的故事。
官方不公开对事件的探索背后有很大的政治考量,即垄断事件的诠释权。
其一,为「扶弱」政策的实施服务,马来西亚的体制在1970年代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五一三」事件发生的缘由成为了官方推行「新经济政策」和「国家文化政策」的依据;其二,作为他们操纵族群情绪的工具。尤其在过去执政党巫统强势的时期,每当出现不利他们的选情时,部分巫统领袖分别向马来人与华人群体兜售「五一三」来巩固选票。
由于「五一三」事件发生在第三届全国大选、在野党在多个州属大胜之后,意味着日后如果相似的选举结果再度出现、相似的后果可能会再度发生,官方由此「暗示」选民要选择一个带来稳定的政府。因此,在官方长期压制讨论、民间避谈,整体社会所知甚少的情况下,这段历史最终沦为选民的恐惧,压制了公民社会的进程,例如当时的戒严记忆也导致许多华裔家庭在选举前曾有储备干粮的习惯。
1969年5月30日,五一三事件的受害者聚集在吉隆坡当地的体育馆。五一三发生、骚乱最严重之际,当时体育馆内聚集了约3,000千名主要以华人和印度人为主的受害者。 图/美联社
有人说《五月雪》是民间版本的「五一三」叙事与官方对抗,其实不反对导演的勇气与诚意。唯可惜的是,导演的叙事仍旧没有跳脱主流、官方设定的「族群对立」框架。同时,这样聚焦于两个族群间的讨论其实也会排除了导致死难者众多的其他可能性。
总的来说,《五月雪》未尽的事宜是,没有深入回溯60年代中后期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也没有思考「后五一三」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这场伤痛,甚至是如何面对未来的问题。尽管仍有不足,但是导演仍撑起了在华语世界里讨论「五一三」事件空间,希望未来有志者可以更细致地处理这些议题,在讨论「五一三」事件的时候可以呈现历史真相的复杂性和回应和解的难题。
好的诠释就像一张拍得好的景深照片,它既让人知道想要聚焦的事物,整张构图也能完整呈现出目标周围的环境。当电影仅仅站在某个立场上发声,没有去追求建立一个完整的历史叙事来解释这场涉及多方冲突背后的复杂性时,结尾的一句「你明年还来(乱葬岗祭拜)吗?」恐怕会沦为类似「勿忘国耻」的民族主义誓言,让华人社群依然难以跳脱悲情之外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