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被Shein超车、投资新创破产 H&M逆转关键是?

尽管面临Shein低价抢市威胁,H&M仍将贯彻减碳措施,目标是2030年排碳量要比2019年减少56%。(来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当你努力减碳转型,却被批评产品定位不够鲜明,又遇到竞争对手用超低价抢市,蚕食市占率,该怎么办?

二月初,瑞典快时尚品牌巨头H&M在美国纽约苏活区开设全新店型,是几天前才仓卒上任的执行长埃尔佛(Daniel Ervér)首秀。

但他的表情看来一点也不轻松。闪辞的前任执行长赫默森(Helena Helmersson)四年任内,公司市值已蒸发五分之一,去年营收又首度被中国快时尚平价巨兽Shein超车。

快速、大量、便宜是Shein的致胜秘诀。科技评论媒体Tech Buzz China创办人马睿认为,「Shein的真正实力在于承认他们不知道消费者想穿什么,因此对迅速生产有信心。」

Shein执行长苗苗告诉《时代》杂志,该公司每件商品仅以每天五十到一百件规模生产,直到商品变成热卖品,才会大量生产。但这是Shein长期被诟病过度生产的原因。根据非营利组织发布的报告《Synthetics Anonymous》,Shein每年碳排量六百三十万吨,相当一百八十座燃煤电厂。

它采低价策略,一件毛衣和西装外套都只要十美元(约合新台币三百一十九元),依然大行其道。《时代》杂志指出,它已超过Nike、Adidas成为Google搜寻量第一品牌,线上销售也超过梅西百货(Macy's)和同是快时尚品牌的Zara。

与Shein清楚的定位相比,H&M位置显得尴尬。实践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许凤玉观察,该品牌款式流行性不如Zara,质感、联名效益也和Uniqlo有一段差距,使其经营陷入苦战。

甚至在极端气候之下,棉花价格不断飙涨,成衣制造成本不断上修,但H&M涨价速度却比Zara更慢。路透指出,原因是H&M的顾客对价格更加敏感。

陷入中价位品牌泥淖的H&M,不只遭到夹杀,过去几年倾力发展的永续后院也突然失火。

它投资的新创Renewcell,具有把旧衣转化为制造新衣浆料的独家技术,却在三月因纺织业对该制程需求远低于预期而宣告破产。

面对重重危机,H&M定调仍要以最佳价格,提供兼具时尚、品质、永续价值的商品。而埃尔佛的起手式,就是在供应链中导入数据、AI,确保服装不会过度生产。「没有因应需求而生产,对服饰业而言是最糟糕的事,」他强调。

即便这是Shein、Zara用过的老招式,但Shein为了严控成本,采取和五百位设计师外包合作模式。H&M的三百位设计师则都是正职,在精准生产时,可以更密切沟通,确保永续价值观得以彰显。

辅仁大学织品服装学系助理教授詹宗佑观察,Shein重视获利,尽管会和设计师分润,但未必所有设计师都能雨露均沾,更遑论是对设计师提供所需的永续等技能教育训练。

许凤玉解释,永续概念复杂,包括材料创新、回收、因地制宜精准生产等概念,都围绕企业愿景,若同属一家公司,自然降低沟通与管理成本。

二月开设的纽约苏活区新店,是H&M力推精准生产示范店,店内还有该品牌北美首间二手商品店内店Pre-loved。《Vogue》报导,店内所有服装都配无线射频技术(RFID电子标签),以便随时掌控库存状况,而它也借此让每间店库存对应当地顾客喜好,引进他们最有可能购买的商品,避免过度生产。

同时,H&M跟投顾公司Vargas成立新公司Syre,希望扩大永续纺织材料生产规模,第一步就是回收聚酯纤维。

聚酯纤维造成的碳排,占服饰业四成。Syre表示,目前全球不到一%的纺织纤维来自回收,而回收料比起从石油提炼的新料,碳排可减少八五%。

这给了H&M底气,喊出二○三○年前再生回收材料利用率要达五成的目标。

虽然前述多重战术,难在现阶段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但却可能是H&M的胜出关键。

Shein目前数以千计的供应商都集中在中国,将生产成本压到最低,再运送至各国。詹宗佑指出,一旦各国贯彻碳计价政策、陆续推出自家的CBAM(碳边境调整机制)时,Shein就得开始付出大量的碳成本,低价优势恐难持续。

「恐惧会扼杀心灵,彻底毁灭一个人。」如电影《沙丘》的经典台词,面对Shein这反噬全球的平价巨兽,惧怕,就先输了。H&M若能成功重置品牌定位与特色,外加既有供应链分散布局优势下,有机会在碳有价时代来临时逆转胜。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商业周刊》网站。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商业周刊19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