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看台湾》十八坪小教堂有故事 传道师与长老携手传爱
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参加新社噶玛兰教会礼拜时,不断跑出教堂在附近玩捉迷藏或嬉戏。(黄子明摄)
新社噶玛兰教会长老陈春田(左)在圣诞礼拜结束后,代表教会致赠礼物给参加集会的儿童。(黄子明摄)
新社噶玛兰教会圣诞礼拜结束后,长老陈春田(左)带领大家祷告,参加集会的儿童忙着打开袋子看看有什么礼物?(黄子明摄)
参加集会的年长儿童代表新社噶玛兰教会赠送圣诞礼物给长老陈春田(右)。(黄子明摄)
参加集会的儿童兴高采烈领取新社噶玛兰教会赠送的各式圣诞礼物。(黄子明摄)
参加新社噶玛兰教会礼拜的儿童步出教堂,教会同工又在门口和他们玩起抢答游戏。(黄子明摄)
新社噶玛兰教会提前举办圣诞礼拜,活泼好动的小朋友不断在教堂内外跑来跑去。(黄子明摄)
坐不住的小朋友在新社噶玛兰教堂内也是打打闹闹。(黄子明摄)
新社噶玛兰教会传道师钟美枝投入极多心血去照顾和协助附近部落小孩子。(黄子明摄)
新社噶玛兰教会经常集会教友仅约十余人,内部空间也非常狭窄。(黄子明摄)
在花东海岸公路(台11线)花莲丰滨乡新社国小对面不起眼的小巷里,隐身一间迷你小教堂,圣诞节前夕的礼拜日,教堂里举行例行礼拜后,牧会传道师与长老分别赠送参加礼拜的教友及小朋友圣诞礼物,温馨场景的背后更有感人的故事。
这间外观看来老旧却朴实的教堂成立已经近60年,平常参加礼拜教友仅约十余人,但曾因青壮人口外移而一度只剩两人,目前参加教会集会有许多就学中的小朋友,有许多来自隔代教养或单亲等弱势家庭,教会传道师钟美枝与丈夫长期关照及接送他们就学,甚至提供早餐,让这些来自附近不同部落的孩子,每周固定上教会,每个月最后一个礼拜并必须负责唱圣诗、敬拜、司琴等工作。
在礼拜过程中,活泼好动的小朋友不断进出教堂来回奔跑嬉戏,还在教堂外玩起捉迷藏,不过传道师及长老等都非常有耐心地招呼,最终他们都安静回到教堂参加礼拜,由于大家要参加25日的丰滨联合圣诞节礼拜,教会特地提早举行圣诞礼拜,并宣布取消今年报佳音活动;除了布置圣诞树,门口还用噶玛兰语罗马拼音写着圣诞节快乐;目前新社噶玛兰教会是全台唯一以噶玛兰族语做礼拜的教堂。 仅有一层楼的教会即便连屋顶十字架,高度依旧比一旁民宅还要低,路过该处根本看不到它的身影,它的宣教历史隐藏着一段原住民部落早期艰困环境下追求信仰的历程。
由于新社早期没有教堂,居民必须徒步到距离4至7公里外阿美族人聚集的东兴部落(旧称宫下)礼拜,林玉盛、林金荣、李春华、偕万来等遂筹设布道所,从后来担任噶玛兰族复名运动主要领导人偕万来家中客厅集会开始,1963年起历经新社布道所,改建茅草教堂,又因临近公路吵杂,加上多次台风摧残致不堪使用,1975 年偕万来捐献教会用地,在全体信徒同心协力下,终于建成现址教堂使用迄今。
除了对部落儿童的协助与例行信仰事务,目前教会长老陈春田与中华威克理夫翻译会、原民台族语新闻主播周幸仪、学校族语教师及偕万来后人等正共同编撰噶玛兰语圣经,希望帮助族人在族语保存和信仰路上得助更多,一间仅有18坪的教堂,带给噶玛兰族人的空间与未来显然无限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