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故事:繁华十八甫 西关文化的传奇

今日的十八甫熙熙攘攘,商业十分发达。

记者手记 行走在十八甫之间   在广州,提起十八甫,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啥?可以逛街,买东西、吃东西啊。这是极大多数人的回答。确实现在的十八甫,尤其是像上下九步行街这类,对于人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至于十八甫为什么叫十八甫?十八甫里究竟蕴藏着些什么?我想已经没有太多人去关心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一切都会越来越简单化,只要提供最需要的,其它不太需要的也就不用太去关心了。

为了这篇史记,我翻阅了众多的资料,脑子慢慢的,理不清头绪,于是想着这不是写十八甫吗?干脆就去十八甫走走吧,也许身临其境,脑子会清醒一些。搭上了公车,来到荔湾老区,我也不知道我究竟在不在十八甫区域内,反正我是没去上下九的,只知道在老西关的城区,反正这里的小街小巷基本都差不多啦。

走在窄窄的道路上,头顶是浓浓的绿荫,道路两旁是旧旧的房子,偶尔还能看到一两处残破的西关大屋,那曾经是巨商富贾的住所,如今却已凋败如斯,真是让人顿生感慨,不过心情总还是静静的,尤其是秋日的阳光从树丛中透出来,打在脸上,一股淡淡的温暖,真是非常的舒服。在新城区,每天面对着宽阔的马路、奔跑的汽车、高高的大楼,一切都在按照规律进行着,感觉自己都没什么感觉了,只知道有些疲惫。

史迹简介 变化的十八甫地理

西关最早的商业聚落是在宋代的绣衣坊(今下九路),至明代随着开凿大观发展成为城西的主要商业街圩,并逐步扩展为十八个“甫”。即沿西濠和大观河而兴建的街圩。“十八甫”计由西濠金字湾西侧第一津开始,向南成为二、三、四、五、六、七、八甫,转西至下西关是九、十、十一甫,再转东向南为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甫,再向南转向西为十七、十八甫。

十八个“甫”,现已改变很大,但其遗址、旧地仍不难寻觅。至今区内仍以甫为街名的尚有不少,著名的商业街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十八甫,均是古代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十八甫街的旧址。现在的十一甫新街、十二甫西街、十三甫、十五甫正街、十五甫一巷、十五甫三巷、十六甫大街和北街、十七甫北街等街名都与遗址有关。

史迹形成 十八甫通向世界之窗

清朝政府对西方各国基本上采取闭关政策,即对外贸易的限制政策,其目的是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在沿海各地“滋扰生事”,所以也要对外商加以种种的限制。清朝的闭关自守,最突出的表现是在乾隆、嘉庆时期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于英国等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传谕外国商人,从这年开始,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不得再往厦门、宁波等地。从此,清政府又制定了很多限制外商的禁例,如外商不得在广州过冬、不得在广州自由出入等等。

大事记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 正月朔日,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史称后金),以今年为天命元年。

1618年 四月,金帝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

1619年 春夏间,明、金战于萨尔浒、尚间崖、裴芬山、阿布达里纲等处,明军大败。六月,明帝命熊廷弼攻略辽东。

1620年 七月,明神宗死。朱常洛(光宗)即位,八月,光宗病,服鸿胪寺丞李可灼所进红丸药,随即暴毙。于是,廷臣大哗,这就是所谓“红丸案”。朱由校(熹宗)即位。

1625年 金国初以辽阳为都,称东京;今年三月,迁都沈阳,后称盛京。八月,明帝杀熊廷弼。

1626年 正月,金帝亲征宁远,明将袁崇焕力御退之。随后,崇焕升任辽东巡抚。八月,努尔哈赤(太祖)死,第八子皇太极(太宗)即位,改年号为天聪。

历史变迁 斗转星移十八甫

广州的历史虽然已历经几千年历史,但是真正以现在的陆地区域呈现给人们的才不过几百年历史。宋朝时,广州城的陆地面积还是很小,西边和南边全是海水,当时珠江也很宽阔,有“小海”之称,而那时的十八甫基本还无踪迹可寻。明朝随着珠江的日益狭窄和广州陆地向西南扩展,对外贸易中心转移到城外的西关。

从十三行到十八甫

明永乐四年(1406年),根据我国自古以来“化外人法不当城居”的惯例,在广州十八甫设立怀远驿,建屋一百二十间以供外商居住,从此西关南部即成为中外商人从事贸易活动及聚居之地,十八甫的经济地位才真正凸现出来。清代江岸继续南移,由于航运的关系,清政府在十八甫的南面设立十三行,及至清末十三行衰落,十八甫又再度繁荣起来,不过这一次不再与航运有多大关系了。现在的十三行已经不存在了,十八甫却依旧焕发着光辉,不过现在的十八甫与曾经的十八甫也有着不小的变迁。

今天看来,十八甫的变迁最大的是十四、十五、十六甫的消失和十五甫正街、十六甫新街的出现。

十五、十六甫的形成

十四甫的消失:沿大观河南岸的十四甫明末开河后是繁荣地区,为明末广州出现柳波涌的航道,货船衔尾而进出。十四甫码头当时为繁荣地带,有青云桥沟通第八甫。其后(万历年间)塞河,仍留十四甫码头,作为货船运终点,在西濠十四甫水脚地名至今仍存,而甫名渐没。

十五、十六甫的搬迁:因为一次大火的原因,两甫的商民集资在淡市郊区上西关再建街区,并把十六甫改名为十六甫新街、十五甫改名为十五甫正街以示区别过去的甫地。

火烧十五甫、十六甫在《粤小记》中记载道:“道光壬年九月十八日,会城西关火,三昼夜始熄,毁民舍万七千六百余间,西至西宁堡(今杉栏西),南至佛山渡口鬼驿尾(即怀远驿南河边),东至回澜桥,北至第八甫。男女民夷焚死百余。”

昔日十五甫、十六甫是在十四甫濠边向南转街道上,根据同治《南海县志》附图,即由濠边十四甫转南为十五甫、十六甫,连十七甫。今天十五甫的故址为装帽街北地,在《南海县志》地图上这是条直街,而现在曲曲折折已不像当时的街道。当日的十六甫也并非全部烧毁,其中的浆栏街如今仍还属于十六甫。

传奇故事 杀人十八铺,填尸六脉

相传,清朝初年,平南王尚可喜率领清兵攻占广州城,沿途遭到民众的截击,特别是清兵开到广州市郊龙眼洞时,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几经艰险,才攻陷了广州城。尚可喜发誓要血洗广州,准备下令杀人三日,从西门起连杀十八铺路,以解心头之恨。当时有一个良心未泯的幕僚王湘泉得知内情,大惊失色,心想:“一铺路就是十里路,十八铺就是一百八十里,血洗十八铺,广州不知有多少人死在屠刀下!”他万分焦急之际,突然想到:古代的“铺”与“甫”相通,我何不以“铺”代“甫”,这样可以减少伤害无辜。

王湘泉马上叫来两个心腹士兵,向他们如此这般交代一番。要他们赶制十几块木牌,写着“第一铺”、“第二铺”,一直写到“十八铺”。然后连夜拿去立标志。从六脉渠的第一津起,算是“第一铺”;横过一条街,又钉上“第二铺”;过二三十米,又钉“第三铺”;转个弯,又钉上“第四铺”;当钉到“第九铺”,发觉这条街很长,怕引起怀疑,聪明的士兵当机立断,以六脉渠为界,分为“上九铺”和”下九铺”。经过一夜奔波,总算将“十八铺”的木牌钉完。

第二天,执行“杀人十八铺”的清兵不熟悉环境,不知底细,果然杀到钉有“十八铺”的木牌处便罢手。

其它百姓听闻清兵屠城,仓皇跑到六脉渠里躲避。怎知那天刚好下了一场暴雨,六脉渠水陡涨,不知淹死多少在渠中避难的百姓。这就是广州历史上的“杀人十八铺,壥銮钡牟野浮?

后来,为了避免露馅,人们悄悄刮掉了木牌中“铺”字的金字旁,这样一来,“铺”字便成了“甫”。就这样,西关出现了一连串带“甫”字的地名。

使节云集的怀远驿

中国封建时代,朝廷把接待远方来客称为“怀远”,把提供给因公来往的外国使节、官员暂住和换马的场所称作“驿”。明代广州的“怀远驿”不但专供海外各国使节来华下榻,还成为中外商人从事贸易的馆所。

宋代,广州官府在离珠江岸边不远的西湖药洲(今教育路南方戏院一带)设一驿站,专供外国使者、商人下榻和从事贸易活动,名叫“共乐楼”。

明朝年间,陆地逐步向珠江伸延,广州官府在西关十八甫路设立怀远驿,有房数十间。

明代的怀远驿名正言顺是官办,由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官方机构市舶使管理。中国官吏在这里检查外国船只运来的货物,并且由朝廷抽税和收购。外国商人也可以通过从事中介贸易的商人,把中国政府收购后剩下的货物卖出,买回中国的货物。

后来,外国船只来得多了,外国贡使和商人的数量日益增加,怀远驿进一步发展,在驿馆旁边另建成一“官房”,设有一百二十个宽敞而华丽的房间。当地的商品贸易更加昌盛起来。

昔日繁荣:寻根广州百货业

中国的百货业起源于清代,广州近代百货业是由光商公司开始的,光绪三十三年(1907),光商公司在十八甫开设了广州第一家采用分柜式售货的百货公司宣统二年(1910),真光公司也在十八甫开业。至此,十八甫百货业聚集了近代广州四大百货业巨头(先施、大新、真光、光商)的光商和真光两家,奠定了十八甫在广州百货业上的重要地位。   文化十八甫

广州的西关可以说是老广州的文化的一种代表,占据西关核心区域的十八甫自然是得风气之先,这里的文澜书院学海堂、报纸街……传承着老广州独特的文化与精神。

文澜书院

在广州商业繁华的下九路,流连于沿街鳞次栉比的商场之中的人们很少会留意一条僻静的小巷——文澜巷,在近代广州曾经呼风唤雨、辉煌一百多年的文澜书院就坐落在这里。

昔日大名鼎鼎的文澜书院位于下九甫路以北,文昌巷以东。它的设立很有来历。先在清嘉庆十五年(1810),西关名绅何太清钟启韶等配合官府对西关纵横密布的濠涌进行一次清理。河涌的疏浚关涉到居住在西关的洋行巨贾的利益。事后,西关著名的四大买办(伍怡和、叶大观、卢广利、潘敬德堂)主动捐出房产,联合何太清、钟启韶等成立“清濠公所”,以便主持日后的清理濠渠工作。为了笼络科场士子,以便利用日后的广东地方政府,潘、卢、伍、叶四大富家又集资在今中山戏院一带改建大屋12间,作为大小绅士名流雅集之所,取名为“文澜书院”。

1929年,程天固第二次任广州市工务局长,推行广州市工务建设三年计划,为筹集经费,决定拿文澜书院开刀,考虑到罗嵩藩势力庞大,程天固取得省长陈铭枢、市长林云陔支持后,采用秘密拘捕的方法,迫其交出文澜书院的产据账目。事后清点院产竟达百多万元,这笔钱一半用于建筑西关渠道,一半用在筹建市立二中,赫赫有名的文澜书院就此关上了大门。在随后的市政建设中,文澜书院的房产逐渐被拆改建,至今只剩下文澜巷,以志其名了。

学海堂书院

学海堂书院,是由乾嘉时期著名汉学家阮元继杭州创建诂经精舍之后,于道光五年(1825)在广州城北秀山创办的又一个以专重经史训诂为宗旨的书院,但是该书院最初办学是却在十八甫内。

学海堂书院从1824年创建至1897年最后一次招生,历经七十余年,培养出众多的著名学者和惊世人才。作为旧式书院,学海堂书院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报纸街

近代广州报业发展迅速。清代光绪、宣统年间,广州共有70份报刊创办发行,报馆地址约30家坐落在西关地区。民国时期,设馆西关的报刊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第七甫、第八甫(今光复路)和十八甫一带,有100多种,占当时广州报业的半数以上,成为广州当时别具特色的“报纸街”。此外,最早的广州报业组织机构也设在西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广州报界公会成立,会所设在十八甫新源街,后来设在光复路附近的长寿街,广州新闻记者联合会筹备会也设在长寿街小圃园口报界公会内。

当时报纸街内较著名的报纸先后有《七十二行商报》、《广州民国日报》等等。有不少报纸是民间知识分子组织创印,对时事评论比较客观,关注民生民情。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也在此创办宣传马克思主义等进步思潮的刊物,如陈公博、谭平山、谭植棠等人于民国九年在第七甫创办的《广东群报》,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在广东思想界引起强烈震动,受到年轻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

声乐十八甫——粤韵悠扬

粤曲从形成、发展至今已历经150多年,此期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的第二阶段(“师娘”时期)则是与十八甫有着莫大的关系,师娘是指失明女艺人,俗称“盲妹”。她们自幼学艺,以自弹自唱形式或沿街卖唱或应邀登门演唱。“师娘”正式登台演唱始于广州西关十八甫真光公司游乐场开张之时,以后发展到在茶楼酒楼开坛演唱。

近代时期,有两间百货公司的天台都辟作游乐场,真光公司就有一台粤剧场,由今在粤港皆闻名的开戏师爷潘山的尊翁潘步云主理,潘步云曾为地方法院院长。他喜欢粤曲,因此便经营了真光天台的粤剧场,不少成名的女优伶均出自他的旗下,任剑辉就是其一,在广东、在香港,任剑辉都是是妇孺皆知,她的原名是任婉仪,任剑辉是艺名。她的班身在四十年以上了。中日战事发生,她已是正樑正柱的一位文武生,那时是在广州十八甫真光百货公司的天台剧场演出,和她拍档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小瑶仙。

饮食十八甫——莲香楼

西关的小吃远近闻名,徜徉于十八甫的闹市之中,你可以一边逛街,一边去享受那美味的小食,而典藏在众多小吃店铺、摊档中的陶陶居、莲香楼则更是声名显赫。   位于广州市第十甫路67路的莲香楼享誉国内外,有“莲蓉第一家”之称。1889年,在古老的广州城城西一隅,一间专营糕点美食的糕酥馆开业了,这就是莲香楼的前身。那时,西关一带繁华非常,住户多是富裕人家,因而饮食业异常兴旺。老制饼陈师傅改进制饼工艺,用莲子来制作饼点馅料,使之独具一格,吸引客人。

光绪年间,糕酥馆改名为“连香楼”,并扩大经营,在香港九龙开设了三家分店。为了保证饼食质量,该店严格选用当年产的湖南湘莲。由于制作讲究,生意日渐兴隆。宣统二年,一位名叫陈如岳的翰林学士,品尝了莲蓉食品后,有感于莲蓉独特的风味,提议给连香楼的连字加上草头,众人一致赞同,他遂手书“莲香楼”三个雄浑大字。现在高悬于该楼门前的金漆牌匾上的“莲香楼”三个大字,便是这位学士的手迹。从此,莲香楼制作的莲蓉食品,进入千家万户,被誉为“莲蓉第一家”。 十六甫的旧房子还能依稀看到昔日影子。

专家论道 匪夷所思的十八甫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留黄鹤楼”。现在广州城内有许多街道、地名一直令人费解,十八甫路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从位置分布上,十八甫虽然基本呈长条状分布,但是内部结构、次序分布上却是非常迷乱,不少老广州也只能是将这些谜代代相传。许多专家都做过相关考证和推断,但是始终没有一个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释。据荔湾区区志办的胡文中主任介绍,主要有以下四种解释。

店铺说

广州话“甫”与“铺”近音,以甫代铺有可能。以后江岸向南推移,就出现了十五甫、十六甫、十七甫、十八甫的街名。比如19世纪中叶,此地濒临江边,靠近码头,佛山石湾的陶瓷制品大多经这里上船然后散贩到城内各市各街,所以这里就成了瓦缸铺一条街。

这种解释除了现在的十九甫为什么又在上下九之间不能自圆其说外,基本符合城市发展、江岸变迁的历史过程。

埗头说

埗头,也就是码头,因为古时候十八甫地区基本上都是水涌遍布,每一甫都是靠近江边河岸,都有自己的码头,也就形成了第一埗、第二埗、第三埗等等,因为埗与甫的发音也很相似,所以这种解释也很有可能,而且这也很符合城市发展和江岸变迁的历史过程。胡主任就非常赞同这种解释:“十八甫,每一甫都有码头,既然形成了第一埗、第二埗、第三埗……那类推应该就是近音转换,加上后来这里成为商业区,就自然慢慢变成‘甫’这种叫法啦。”

村庄

古代粤语中,甫是小村的意思。中山大学历史系的章文钦教授在观点上有所认同村庄说,“在广州很多地名叫法都很有地方特色,像十八甫啊、油栏门啊,这些‘甫’、‘栏’北方就很难听到。十八甫,我认为甫的意思应该是街区,因为十八甫在老广州的城关,是商业区与居民区相结合的一种街区,它就不同于黄埔、东圃这些以前纯粹就是村庄,‘埔’、‘圃’就代表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