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奇特古树 谱出凄美爱情故事

桂林市平乐县张家镇榕津街榕树形成的奇特拱门组合。(黄应合摄)

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岩村渠望屯的古榕形似「龙抬头」。(林建勇摄)

在诗人的笔下,大树往往被用来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而在很多古树身上,人们似乎也能找到与爱情相关的元素。2016年开始,广西展开第二次古树名资源普查,调查人员发现,一些造型独特的树被当地人赋予不同的故事

贺州市钟山县公安镇大田村,生长着一株树龄560年的古榕树,树高18公尺,树径2.4公尺,冠幅29.5公尺。在树干夹缝中长着不少石头。其实这里有两棵树,另一棵为樟树。据当地人介绍,樟树曾遭雷击,只剩下树桩。

根据前人代代相传的故事,该榕树和一棵樟树原本长在一起,是一对夫妻,他们在树干的夹缝中放上石头,寓意「海枯石烂,永不分离」。可是后来,樟树突然患了绝症,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时,它使出浑身解数要求榕树离开自己。但是榕树反将樟树拥在怀中,一直不离不弃。

鸳鸯树横跨公路

在桂平市紫荆镇田心村庙坪屯,生长着一株很有特色的「鸳鸯树」。这「鸳鸯树」横跨公路,形成拱门状,跨度有10多公尺宽。拱门的最高点大约有两层楼高。这拱门是由两株不同的树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边是黄葛榕,一边是榕树,它们的根须相互交融,紧紧地纠缠在一起,正是「在天愿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真实写照。

「绞杀」是原始森林中的奇特景观。绞杀植物大多是榕树,它们缠绕在其他树上,与被绞杀植物争夺养分和水分。若干年以后,被绞杀植物就会因营养和水分不足而逐渐死去。而在这过程中,也产生很多奇特的树木造型。

在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岩村渠望屯,有一棵树龄200年的古榕被当地村民称为「龙抬头」,原因是其外形酷似一条昂首的巨龙。

这棵树形特殊造型的成因,实际上就是一部植物之间激烈厮杀的历史。榕树原本附生在其他树木的树干上,其气生根顺着宿主的树干缠绕向下深入土壤后,便把附生的树木绞杀致死。失去了宿主的支撑后,榕树就发生倾斜,这才有了如今的外形。现在,在榕树的树干中仍可以看到宿主腐烂后留下的空洞。

在南宁市武鸣区甘圩镇达洞村,有一头「树鹿」,这棵树龄已达300年的高山榕如今只剩下一个分枝,在与绞杀植物的较量中,原树干已经枯死。原主干的位置,已被修成水泥路和球场,现存的树干和气生根像是一头昂头挺胸的野兽,而主干上的众多分枝就像鹿角,令整体树形酷似一头驯鹿。

在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黄姚景区内,有一棵高18公尺的雅榕,因其枝干倒垂下来形似龙爪,被当地村民称为龙爪榕。这株古树树龄850年,气生枝干早在200年前已枯萎。枯萎的枝干被许多寄生藤以及气根紧紧缠绕包裹着倒立下来,形似龙爪。现在它已成为许多摄影爱好者的宠儿。

大自然鬼斧神工

坚韧不拔的大树,加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森林中会出现很多让人惊叹不已的古树「作品」。

桂林市平乐县张家镇榕津街始建于宋代,素有「十榕八桂九井十三塘,一渡两河三上岸」的美称。这里有众多千年古雅榕,其中最粗一棵的主干需15个人方能合抱。然而,它最奇特之处在于其粗壮的气根形成奇特拱门组合,小汽车可在其中穿梭自如,是大陆绝无仅有的奇特景观。

在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沙梨乡坝平村石头寨前的那东河中央,有一块椭圆形巨石,长12公尺,中间宽6公尺,高4公尺。巨石上长有一株树龄210年的古榕(黄葛树),高16公尺,直径126公分。其根部从巨石顶部沿石面往下伸入河床,将巨石团团包住,形成「树包石」奇观。更令人惊叹的是,巨石上的古榕向东两方向各伸出一条巨根,如同双臂伸向两岸,并深深扎入两岸的乱石中,形成极为罕见的「活树根桥」奇景。该树东边树根直径22公分,跨度10.5公尺;西边树根直径28公分,跨度6.8公尺;河中巨石顶部宽3公尺,全「桥」总长度超20公尺,如同人工铺设一般,令人惊叹不已。

在桂林市永福县寿镇百寿岩附近河边,保存有一棵奇特的重阳木,吸引无数中外游客慕名而来。因为,这棵树的树冠有时会「冒烟」和「发光」。据当地人介绍,在1964年、1989年和1992年的某一天,皆是下午5时左右,该树顶上冒出一股碗口粗的烟雾,缕缕向上升腾,持续约两小时。这一奇特现象为当地许多人所目睹。

乡村保护古树意识强

一株古树,往往成为一个村寨的地理标志。

据2016年开始的广西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广西全区有14万476株古树名木,其中古树14万87株,名木389株,分布在农村的古树名木为13万7310株,分布在城市的为3166株。这一组数字表明,古树名木大多分布在农村,生长在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广西乡村能保留众多古树,得益于民间朴素的保护意识。

在广西许多乡村的村口或后山,常常生长有数量不等的古老大树,像一条绿色的天然屏障,庇护着古老的村落,这样的山多被称为社山、后龙山,树林则被称为风水林。此次普查发现,面积最大的社山在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大塘村下担屯,面积约10亩,地处海岸,地形平坦。在沿海有如此大面积的社山,实属罕见。由于植被受到良好保护,其中有一棵国家一级保护树种膝柄木,树龄300年,树高18公尺,树径68公分,冠幅14公尺。膝柄木为珍稀濒危植物,中国境内仅北海银海区、防城港东兴市两地有分布,总数不足30棵,资源极稀少。

广西的后龙山保护得最好的,当属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当地村民制订村规公约,后龙山树木严禁砍伐,违者要杀猪招待全村人。正是群众的严格保护,让当地的后龙山森林郁郁葱葱,许多珍贵树种才得以安然留存。如白面寨的后龙山,树径在20公分以上的闽楠树有4000余株,是国内目前已知面积最大、结构最纯的闽楠天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