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错行道树种 人与环境堪忧

竹市政府东大路的部分路树移植到湳雅公园青青草原,目前树木生长存活率良好。(新竹市府提供/邱立雅竹市传真)

行道树兼具美观净化城市空气功能,更是施政者治理指标,但不少县市为求美观便利,忽略行道树与当地环境民众生活关系栽种不适合的路树,造成行道树与城市之间水土不服,甚至影响到居民生活,例如黑板开花臭味、大王椰子叶子掉落有安全疑虑、木棉花开花时掉落会产生黏黏的触感,引发争议

新竹市东大路早期栽种各式路树,以棱果榕、美人树、木棉、黑板树、雀榕、高山榕为大宗。新竹市政府表示,为施作东大路步行城市亮点计划工程,去年启动植栽调查盘点东大路的树木生态并造册,已先移除有病虫害的美人树及易落果导致车辆打滑的木棉树,良好树种现地保留24株,再以造林方式改种樟树苦楝香楠茄苳等树种,打造城市林荫大道升级为生态绿廊

中兴大学实验林研究员邱清安指出,目前常见的路树也许十分适合环境,但是不见得适合人,若在道路附近就需要考虑到人的需求,像是生长快速却容易因风折断,且开花有臭味有黑板树,充满热带风情却易叶柄断裂造成安全疑虑的大王椰子、中东海枣,还有棉絮种子易飘散造成行车打滑、民众皮肤过敏不适与开花时掉落会产生黏黏触感的木棉树。

此外也有不少考虑到人但未考虑环境的路树,像是在城市栽种海滨的树种、不适合热带的红叶树种等等,结局都是活得不好。邱清安说,行道树还需考量枝条韧性植株大小,台湾夏季有台风恐吹断树枝,而有些路树的植穴太小,未来长成大树都让环境风险增高,因此栽种路树必须要有系统性的思考。

邱清安表示,目前栽种路树的世界潮流都采用原生种,需要管理维护的成本都比较低,台湾原生种树木约4000多种,较常被做为路树的有樟树、台湾栾树等,仔细思考环境跟人的关系,才能打造出符合期待的景观